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广东科技学院赴陆丰市粤农文创乡村振兴突击队丨博美双壁绽新花 非遗薪火共相传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9日,粤农文创突击队满怀热忱,奔赴陆丰市博美镇蛟溪村这片充满非遗文化的沃土。队员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文创的使命,开启了一段探索西秦戏与博美飘色的文化之旅。此次行程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场与历史对话、与传统交融的实践,旨在挖掘非遗魅力,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融合之道。
 秦腔古韵传百载,飘色奇巧耀千年
     在西秦戏传承基地,队员们沉浸式感受这一古老剧种的独特魅力。西秦戏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诉说着岁月故事。正线、西皮等丰富声腔,或雄浑豪迈,或婉转抒情,配合着刚劲有力的南派武功表演,一招一式尽显传统戏剧的深厚底蕴。而博美飘色则以精巧绝伦的力学构造惊艳众人,景梗之上,孩童化身戏中人物,凭借绚丽服饰与灵动造型,在巡游中演绎经典故事,将民俗艺术的奇思妙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老匠倾囊授绝艺,新才凝神习精髓
    活动中,非遗传承人倾囊相授,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递给突击队成员。西秦戏老艺人亲自示范唱腔技巧与拨琴方法,从发声运气到击鼓,耐心纠正队员们的每一个细节;博美飘色艺人则详细讲解飘色设计原理与制作工艺,从景梗搭建到人物装扮,一一拆解其中奥秘。队员们凝神聆听、认真记录,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力求将非遗技艺的精髓铭记于心。
 
思维碰撞融新意,创新赋能焕生机
    学习之余,粤农文创突击队与当地非遗传承团队展开热烈研讨,大家围绕西秦戏与博美飘色的现代转化,了解到西秦戏传承人陈嘉明将短视频玩法和戏曲传播结合在一起,发布与戏曲相关的短视频,还尝试“多剧种唱法系列”,通过不同剧种的跨界体验,吸引更多观众关注,让西秦戏突破地域限制,被更广泛的受众所了解,同时,该剧将汕尾独有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融入艺术表演中,实现了传统戏曲与现实题材审美表达的有机结合,体现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的结合。通过创意构思,让古老非遗以新颖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为其注入年轻活力。
 
满载而归启新篇,非遗传承践初心
    此次博美镇非遗学习之行,粤农文创突击队收获满满。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西秦戏与博美飘色的文化内涵和技艺精髓,更明确了文创赋能非遗传承的方向与责任。未来,他们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创新设计与多元传播,让博美镇的非遗文化走出一隅,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与使命 。
作者:李雅茹 来源:粤农文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绿色理念进乡村 科技赋能助振兴
  • 青春脚步印热土,禾光同行探新绿
  • 青春脚步印热土,禾光同行探新绿
  • 2025年7月10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禾”光同行青年实践团在辅导员杨宸宇的带领下,在南京市溧水区向阳村完成了一场深度实践。通过中
  • 07-10
  • 广东科技学院赴陆丰市粤农文创乡村振兴突击队丨博美双壁绽新花 非遗薪火共相传
  • 守护莲塘村村民健康,共筑康养安全防线
  • 闽南师范大学三下乡|汲取文昌力量,赋能东山乡村振兴实践
  • 聚焦百千万工程:佛大“复苏之风”洪阳行,为粤东花卉注入新动能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