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学子 “领梦者・未来” 实践团进校园 红色课程落地乡村校园
(通讯员 黄博文 张俊 谢雨芹)2025年7月,湖南师范大学“领梦者・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渣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专题教学。团队紧扣该精神中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等核心内涵,针对自强班、卓越班两个班级的学生群体定制课程,通过历史梳理、事迹解读等形式,为乡村学子播撒爱国与担当的种子
红色课程走进渣坪乡,以传承红色精神为核心教学任务,推动红色课程在基层落地。课程结合乡村教学实际,以珍贵影像资料为载体,将核工业发展中的红色精神通俗化传递。通过青海金银滩221基地等场景,让学生理解“艰苦奋斗”等精神的内涵,实现红色精神与乡土体验的共鸣。作为“三下乡”重要教学内容,该课程填补了乡村红色教育中工业发展史的空白,丰富了乡村暑期课程,让红色精神在渣坪乡学子心中扎根,为渣坪乡红色教育注入活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自强班学生授课。梁艺萱 供图
课程紧扣 “无私奉献” 这一红色精神内核设计教学内容。讲述王淦昌隐姓埋名十七年、错失见母亲最后一面的事迹,教学重心落在展现科学家为国家事业舍弃个人亲情的奉献精神上,让学生直观感受红色精神中 “个人服从国家” 的深刻内涵;讲述郭永怀用身体护住科研文件的壮烈瞬间,则聚焦于传递科学家以生命守护国家利益的赤诚,使 “热爱祖国” 的红色精神在具体场景中落地。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卓越班班学生授课。梁艺萱 供图
红色火种在青春心田点燃,便以燎原之势照亮成长征途。实践团成员见证着自强班与卓越班学子的蜕变:课堂上,“两弹一星” 元勋在戈壁荒滩用算盘演算、忍饥耐寒坚守阵地的故事,让孩子们紧握拳头、眼眶泛红,红色血脉在年轻心灵中觉醒。这场红色浸润,让学子读懂 “两弹一星” 精神的革命底色,触摸到共产党人的初心。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名字化作灯塔,指引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直面挫折、永葆奋斗。这颗红色种子,终将长成支撑民族未来的大树,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焕发新辉。

图为学子们在课堂上专注投入。梁艺萱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