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晚,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学社于少荃湖校区公共教学楼开展实践培训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拔罐技法与艾柱制作,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与互动体验,吸引学校学子参与,助力中医技艺传承与普及。
以理论筑基,探秘传统技法精髓。活动伊始,社团实践部成员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讲解,系统阐释拔罐疗法的历史源流与作用原理,解析“温经通络、祛寒除湿”的临床价值。
在拔罐体验过程中,有同学主动担任志愿者,褪去外衣伏于桌上,社团教学员现场演示定罐、走罐等操作流程。参与者从认真观摩细节,到积极体验上手体验。手持镊子夹取酒精棉,持火焰在玻璃罐口轻旋一周,趁热扣合于背部,再到罐体随负压渐次吸附,肌肤上浮现规整红晕,直观演绎“温通”之效。参与者在指导下体验拔罐的奥秘,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经验。
针对艾柱制作,教学团队从艾绒选材、卷制手法到燃烧特性逐一剖析,强调“药性渗透”的关键要点,为后续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参与者们在社员指导下完成一道道工序,轻揉艾绒,棉纸铺展、匀撒艾絮、边卷边捻,每一步皆需力道与耐性的微妙平衡。教学员穿梭其间,调整学员握纸方式,强调卷制密诀特别提示“松紧适度”的卷制技巧,避免燃烧不均或中途熄灭。艾草清香弥漫指尖,揉搓、塑形、压实,一根根艾柱在协作中渐次成型。

拔罐体验活动(新安医学学社 杨冉冉 供图)

制作艾柱体验(新安医学学社 杨冉冉 供图)
杏林春暖,薪火不息。知行合一,诠释当代中医智慧。这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培训,从火罐的温热到艾柱的细腻,让中医技法褪去神秘色彩,化作可触可感的青春实践。不仅让学子们掌握了传统医技的操作要领,更以躬身实践的方式,为新安医学的传承注入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