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教学楼里,一场关于新安伤科的讲座点燃了我们对传统医学知识探索的热情。本次讲座的主讲人芜湖市中医院儿童骨科的张军老师,他带来的这场名为“明清以来新安伤科的传承与发展”的讲座,引领我感受新安伤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医学价值。
新安伤科的历史脉络与学术渊源
讲座开始,张军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生动的讲述,将我们带入了新安伤科那悠久的历史长河。他首先阐述了新安伤科与新安医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指出新安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流派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学术积淀,新安伤科在其滋养下,生根发芽。新安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氛围以及丰富的药材资源,为新安伤科的形成创造优渥的条件。 明清时期,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新安伤科的蓬勃发展。无数新安医家在传承新安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伤科诊疗体系。从诊断方法到治疗手段,都蕴含着新安伤科医家们的智慧与心血,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在医学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安伤科名家风采与学术思想
从老师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新安伤科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无数新安先辈智慧与实践的结晶。新安伤科发展至今,众多新安伤科名家纷纷涌现,如汪机、吴谦、江考卿、程国彭等,他提到,汪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治疗理念;吴谦则以其《医宗金鉴》闻名于世,该书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还提出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江考卿和程国彭则分别在新安伤科的手法和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吴谦所著的《医宗金鉴·正骨新法要旨》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部著作堪称中医骨伤科领域的经典之作。书中详细阐述了正骨的理论和方法,从骨折的类型、诊断要点到各种复位手法、固定方法以及术后康复等内容,都有系统而精准的描述。这些名家们的学术思想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形成了新安伤科独特而丰富的学术氛围。
新安伤科的发展现状与戴氏伤科的传承挑战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张军老师详细讲述了新安伤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他指出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使新安伤科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交通条件的改善让不同流派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频繁,国家政策对传统医学的倾斜使新安伤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这片土地上,伤科传承至今的有祁门胡氏、吴山铺程氏、宁国仙氏和芜湖戴氏这四家。它们是新安伤科传承的重要代表,其中张军老师主要讲述了戴氏伤科的传承与发展,戴氏伤科强调融汇新知、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筋骨同治等理念,并在正骨时主张审时度势、弹性复位等手法。同时,他们还善用杉树皮小夹板进行固定治疗,这种夹板不仅轻便耐用,而且价格低廉,然而,由于原料和价格等问题,这种传统的治疗正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与挑战。
通过这次讲座,让我对新安伤科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从历史渊源到现代发展,从学术思想到学派传承,我深深感受到了新安伤科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时,戴氏伤科的现状也让我新安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们需要在保护传统医学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径,让新安伤科在新时代的社会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