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7日,我开始了在大浦中心小学三 (5)班第一次新授课:《认识千克》。因为提前和指导老师打听过学校没有盘秤,所以课本上称书包,称数学书这样的环节难以进行。课前我准备了1千克红枣,1青梅绿茶,一袋1千克大米以及一袋薯片,我还将宿舍的电子体重计带入课堂,尽可能的让同学们能对千克有更直观的理解。

图为教师通过红枣和薯条引入课题

图为教师通过1L冰绿茶直观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由于主要仪器的缺失,只能借助希沃白板教学,因此课前更需要充分的准备,保证教学过程流畅进行。课后老师首先肯定了我的教学内容完整,课堂流畅,其次对我的课堂可以提升的建议,老师说我的语速略快,语调偏高,需要抑扬顿挫,如果整节课都是这么高的语调,学生一开始热情很高,逐渐就会注意力分散。此外,我上课喊人回答的过程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师说当读完问题,可以暂停10秒,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同一个问题可以喊几个不同的同学回答,我上课过程主要集中在几个人,没有关注到后进生能否跟得上,在点名环节,可以让后进生重复一遍,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老师表扬了我在载质量的教学设计,用载质量为5千克的盘秤上放六袋1千克的红枣,判断指针会指向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我在试讲时没想到学生会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真实的课堂和我理想中的课堂是有偏差的,需要教育机制巧妙解释问题。电梯的载质量为1000千克,这个环节我只是让学生读了一遍,老师建议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猜想一下这样的电梯一次最多能载几个人。

图为教师通过盘秤称红枣介绍载质量

图为教师带领学生练习

图为教师最后小结拓展
周四我继续上了新课:认识克。老师说我的语速语调有所改进,也关注到部分后进生。但是在教“1千克=1000克”时,在讲解含义以及读法上的停顿时,我花的时间过长,需要改进。另外将克与生后中常用的斤和公斤进行换算时,班上有部分学生听不懂,于是我在黑板上列出等式,课后老师建议可以用连等式表示,便于写出数量关系,更加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