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杯,敬自己!——致大学时光里的每束微光
暑假的午后,我窝在沙发里刷抖音,刷到有人举着玻璃杯对着镜头笑:“第一杯,敬高三那年熬的夜。”玻璃杯壁上的水珠晃了晃,突然就触动了我的心——手边正好有杯凉白开,我端起来对着窗外的太阳举了举。这一杯,也敬我的大学吧,敬那两年不算轰轰烈烈,却藏着好多小欢喜的日子。
第一杯:敬独一无二的自己
刚住宿舍时,我总怕自己是“异类”。室友们经常约着一起打游戏,屏幕上的技能特效闪得晃眼,他们笑闹着讨论“打野路线”,我插不上话,只能坐在床边刷短视频。有次其中一个室友转头问:“你咋不玩?组队超有意思的!”我慌忙把手机扣在腿上,含糊着说“不太会”,心里却发慌:是不是只有我觉得,看会儿搞笑段子比打游戏自在?
不光是游戏,口味也差得远。她们出去聚餐,必点超辣的火锅,辣得嘶哈嘶哈还抢着夹毛肚,我却总在旁边涮清水锅,把青菜泡得温温的吃。其实不辣的饭也好吃,不打游戏的晚上,靠在床头看会儿搞笑段子,也挺自在。
现在我书桌的抽屉里,还放着室友塞给我的“不辣版”牛肉干;她们打游戏时,会特意把音量调小些,怕吵到我看视频。这一杯敬自己:敬那些没硬挤着合群的瞬间,敬不爱喝汽水也不爱吃辣的自己,也敬大学教会我的——不用和谁一样,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就够可爱了。
第二杯:敬努力发光的自己
上周整理相册,翻到去年做志愿者时的照片:我穿着红马甲,蹲在社区的花坛边,给小朋们递气球。那天风很大,气球绳总从手里滑走,我追着跑了好几圈,却笑得比小朋友还开心。放在以前,我是绝不敢主动报名的——怕自己笨手笨脚,怕做不好被人说。
还有一次小组作业,我抽到了最棘手的任务。其实刚刚接到任务的时候,心里特别慌,害怕自己做不好,更害怕自己拖累了整个小组。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我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开始在网上搜集相关的资料,然后一遍遍修改自己做的文档。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曾一度感到焦虑,但是一想到我们小组的成员,想到大家做的成果,我就一定要坚持下来。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终于克服了困难,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原来“发光”不用多耀眼,是接下难活时没往后躲,是哪怕笨手笨脚,也愿意试试的自己。这一杯敬努力:敬那些咬着牙往前的日子,敬慢慢长出的勇气,也敬这束不算亮、却一直在燃的微光。
第三杯:敬偶尔摆烂的自己
暑假在家这些天,我总赖床到中午。妈妈总敲我房门:“都快大三了还睡!不怕开学起不来?”我蒙着被子哼哼,其实心里清楚——在学校哪敢这样?
上学期有阵子课特别多,连着好几天早八,晚上还得赶作业,天天顶着黑眼圈。有个周六没课,我拉上床帘,把手机调了静音,从早上九点睡到下午两点。醒来时宿舍非常安静,手机里堆着许多消息,我没立刻回,蜷在床上发了会儿呆——就那一会儿,啥也不想,光听窗外的鸟叫,竟觉得比啥都解压。
以前总怕“摆烂”是错的,现在倒学会了给自己留缝。不是偷懒,是上完一天课后,买杯奶茶坐在操场边看晚霞;是赶完小组作业后,窝在床上刷半小时抖音笑到不停;是偶尔对自己说“今天不想努力了”,也不跟自己较劲。这一杯敬松弛:敬敢停下来喘口气的自己,敬这份“允许不完美”的坦然。
第四杯:敬前途无量的自己
前几天我妈问我:“大三了,想好以后干啥了吗?”我扒着饭含糊说“还没”,其实心里也没慌。
说起来,我不算啥特别优秀的学生,没参加过啥竞赛,在班里就像棵小野草,安安静静长着。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我知道自己做过的志愿活动,给过别人一点点温暖;知道期末周认真背的书,让我对专业多了些底气;知道那些“偶尔摆烂”的日子,让我没被焦虑压垮。
未来是什么样?说不准。但想起这几年——从怕“不一样”到接纳自己,从不敢尝试到愿意迈步,从逼自己紧绷到懂松弛,就觉得好像不用怕。这一杯敬自己:敬还没到来的日子,敬敢往前走的勇气,也敬那个相信“慢慢来总会有收获”的自己。
其实不用等毕业那天再举杯的。就现在,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对着这两年的自己,对着将来的日子——这一杯,敬独一无二,敬努力发光,敬偶尔摆烂,也敬前途无量。
敬我的大学时光,敬那些散落在日子里的每束微光。
敬自己。
校园生活推荐
- 不说再见的青春奔赴
- 围绕大学毕业季,记录302寝室姑娘们整理旧物忆青春、策划校园行回溯四年、毕业晚宴上共诉离愁,以及离别前各奔前程的故事。展现毕
- 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