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沟通的哲理故事
有效沟通的哲理故事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点评]管理者平时最好用简单的语言、易懂的言词来传达讯息,而且对于说话的对象、时机要有所掌握,有时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目的。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点评]你听别人说话时,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听的艺术”在于。听话不要听一半;更不要把自己的一知半解,当作是别人的真实意图。
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只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有说。
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后,他把火灭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胡萝卜、鸡蛋、咖啡”,她回答。
他让她靠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摸了摸,注意到他们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他看到了是只煮熟的鸡蛋。最后,他让她喝了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怯生生地问:“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他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之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之后,它们倒改变了水。
女儿恍然大悟,找到了答案。
[点评]当逆境找上门来时,你该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时间:2023-06-27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关于沟通的哲理故事
-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
- 06-27
- 财富故事中的哲理警示
- 如何积累财富?这是很难说清的人生难题。其实,积累财富并不困难,所涉及到的问题也并不复杂,之所以我们还没成功
- 06-27
- 保卫5生丁硬币
- 据《光明日报》2006年4月25日报道,在瑞士的货币中,1生丁和2生丁的硬币早已退出市场流通
- 06-27
- 遗失的旅行包
- 听说每年1月,德国汉莎航空公司都会公开拍卖一年来乘客遗失在机场(始终无人认领)的旅行包。
- 06-23
- 欲望的囚笼
- 十四世纪,在现今比利时一带,有一位名叫雷纳德三世的国王。后来,他的弟弟爱德华发动政变,夺取了王位。
- 06-23
- 崇信悟道
- 唐朝时有一位崇信法师,他的师父是道悟禅师。
- 06-23
- 钢玻璃杯的故事
-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
- 06-23
- 爱人之心
-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
- 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