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两银子的破箩筐
乔致庸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晋商。
一次,包头东城万利聚商号的吴东家,因资金周转不开,向乔致庸借了八万两银子。
当时,吴东家承诺:一年后连本带息全部还清。可一年的期限到了,吴东家不仅没还一分钱,借钱的事也闭口不提。
更过分的事,他还主动找上门来,可怜巴巴地向乔致庸哭诉:“我现在是穷得叮当响,家里仅剩下一只用来卖花生的破箩筐了,哪还得起你那八万两银子呀?”
乔致庸心里明白,吴东家这么做无非是想赖账。
可他却安慰道:“既然你已到了这步田地,我也不能逼你,就把那只破箩筐拿来抵债吧!”
吴东家一听,心里顿时乐开了花,立刻送来了破箩筐。
吴东家走后,伙计急切地问:“一个破箩筐怎么能值八万两银子,您这不是白白送他吗?”
乔致庸笑了笑说:“你照我吩咐的去做,吴东家自会把钱送来。”
随后,乔致庸便让伙计把那破箩筐挂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标价八万两银子出售。
人们听说后,都跑来看热闹,自然也就知道了破箩筐的事。
后来,很多生意人知道这件事,就都不愿意跟吴东家做生意了。
这时,吴东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得乖乖地把欠款还清,赎回了那只破箩筐。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信誉是我们的重要资本。
如果没了信誉,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时间:2023-02-22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八万两银子的破箩筐
- 一次,包头东城万利聚商号的吴东家,因资金周转不开,向乔致庸借了八万两银子。
- 02-22
- 抹布和绶带
- “我可不是那种东西,”抹布说,“我是一条式样少见的布条,颜色也少见;国王为在他的衣柜里拥有我而骄傲。”
- 02-22
- 一袋鸡蛋的智慧
-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每户人家生活习惯不同,难免有摩擦。
- 02-22
- 贪杯弟子
- 大师有几百名弟子,弟子们认真修行,但其中有一弟子贪杯,常常一副醉态出现在众人面前。
- 02-22
- 隐形腐败
- 故事发生在宋代。赵清献是北宋的一名御史,素有“清正”之名,但就是这个“铁面御史”,也曾以权谋私。
- 02-22
- 自请“大罪”保清白
- 春秋时期,晋文公非常喜欢吃烤肉,因此,一个专门为他做烤肉的御厨备受青睐。
- 02-22
- 不要站错你的队伍
- 我是一位作家,年轻人说,我的作品虽然比不过鲁迅,比不过莎士比亚、泰戈尔、卡夫卡、卡尔维诺,但是我相信,我的作品还是非常优秀的。
- 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