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古诗词赏析:《春日》朱熹

发布时间:2024-07-1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干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附原诗文: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杨丽婷 张莹 虞可欣 谢敏静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青春
  • “青春”这个词充满了无限的想象,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而少年不正是一帮正值青春年华的人吗?每一个人都有着并不完全一致的生活,因此
  • 07-16
  • 远方的呼唤
  • 其实我一直不太清楚“乡愁”究为何物,虽然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在品味着它。
  • 07-16
  • 稻香园西里
  • 人民大学西门对面的三角区,面积不大,却因为有一点闲置的地方,成了一个小公园。
  • 07-16
  • 桃林坡
  • 一片桃林的坡下,层层碧碧是一绺绺的麦田,偶尔有一方油菜夹在田中,橙黄的花朵儿格外惹眼。
  • 07-16
  • 夕阳
  • 老人在村头已坐了多久,太阳是知道的,太阳也是一直陪着他的。但现在太阳已像一枚熟透的果子,距早已大张怀抱迎接它的西山凹越来越近了
  • 07-16
  • 南半球的冬天
  • 飞行袋鼠“旷达士”(Qantas)才一展翅,偌大的新几内亚,怎么竟缩成两只青螺,大的一只,是维多利亚峰,那么小的一只,该就是塞克林峰了
  • 07-1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