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笛卡尔几何》有感
笛卡尔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誉为“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被黑格尔称为“近代哲学之父”,他的代表著作有《谈谈方法》《几何》《折光》《哲学原理》等。
在他青年时,曾做了三个梦,这三个梦深刻地影响了他此后的人生。他每天都在思考“奇妙科学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个他为之向往、包罗万象的事业中,他阐释了自己的梦境。在第三场梦中,他遭遇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我该追随生活的哪条道路?”许多人试图解释其间所包含的心理过程:一些人认为,它表露了这位年轻人因自然探索中所提出的隐含的知识假设而不安;另一些人认为,这是精神崩溃或严重偏头痛的前兆。
中年时,虽然经常因时局的变化而流寓欧洲各地搬家,但笛卡尔毕生的主要作品都是在移居荷兰的二十多年里完成的,并由此引发了数学和哲学的革命。
对于《几何》,笛卡尔是用法语而非当时大多数学术刊物使用的拉丁语来撰写的。他的阐述风格还很模糊,材料也没有作系统的安排,他通常只给出证据的提示,把许多细节留给读者去探讨。
《几何》的第一部分是“仅使用直线和圆的作图问题”,笛卡尔将作图问题归纳为作出未知线段,这需要了解未知线段与已知线段的相互关系,使得同一个量能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出来,最后得到一个方程。若未知线段不止一条,就必须求出与未知线段数目相同的方程组,而方程组在经过消元、化简之后,将得出未知线段所对应的方程,然后通过代数方法把未知线段表示出来。
第二部分是“曲线的性质”,主要介绍曲线的含义、分类及轨迹问题,笛卡尔重新对曲线的概念进行论述:他把可用有限次代数方程来表示的曲线称作几何曲线,把其他曲线称作机械曲线。他还对曲线给出了一个系统的分类方法:把含x、y的一次、二次代数方程所决定的曲线划分为第一类,把三次、四次方程的曲线划分为第二类,把五次、六次方程的曲线划分为第三类,依此类推。
第三部分是“立体及超立体问题的作图”。这部分内容关注的是方程的性质以及如何求解方程,笛卡尔通过作图来解高次代数方程。笛卡尔指出:如果方程是三次、四次的,就必须借助圆锥曲线,而且所有三次问题都可以化为三等分角问题与倍立方体问题;如果方程高于四次,则必须借助高次曲线方可求解。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樱花雨
- 一段故事温婉绵长,是灵魂间的对望生香,淡淡幽芳,温馨诗意樱花雨,绚丽缤纷漫天涯。我静静的陶醉在这花香韵浓,在这一片花海流连忘返
- 04-30
- 云在酝酿一场大雨
- 五月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但今天的天空却有些异样,像是一幅尚未完工的油画,云彩在其中翻滚涌动
- 04-30
- 2019年大学同学五强会
- 2019年12月22日下午,尹怀军开完会了。我们一起去看拍卖会。我们打的士到北京国际饭店,进门后联系我的经纪人杨总。
-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