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什么最悲伤?你遇见一件事,爱上一个人,想要改变一切,最后却发现,你根本无力回天。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灵婆。虽然我不是非常喜欢《大鱼海棠》这部电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很欣赏灵婆这个角色。
灵婆的出身电影里没有很详细地交代,所以总有人试图去破解,像研究《红楼梦》一样,非要弄一个“红学”出来。我其实不是很喜欢这类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做法,有些东西是有它该有的神秘性的,或许它本来的美就蕴涵在那萦绕着的朦胧里头。真的不必做过了。
但是总有一些话不方便放在明面上说。
比方说你遇见一个人,他(她)是好是坏,是丑是美,是善是恶,相信你在看见的第一眼心里总有一点点数,但是你不能说出来,这是所谓的礼貌与尊重。就像很多人(特别是青年)在批评当今的社会,他们激烈地争论着什么是“阳光”。话里话外总带些不当言辞。
像我们上到高中的这些人,在课堂上,老师或多或少地也会提起一些有关于社会的话题。但都不会涉及太多。毕竟,我们是一群要学着国家光辉伟大的“祖国栋梁”,这是不可争论的事实。国家确实很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热爱国家。至于为什么要给祖国栋梁加上“ “” ”,从前我早已提到过,这里也可不必再讲。
回到主题吧,这本该又是一篇类似于青春伤痛文学的东西,可不知为何,我总是不能好好地当这个“文艺青年”,偏偏要扯到别的事情上去。已经很久没有写过好的文章了。从《黑暗》过后,真是一直陷入黑暗了。也许我觉得它太难超越?
最近开始做手账,应该是这个说法吧?我不太在意这些事。反正在某些时尚女孩子的眼里,你买了一本除方格纸以外的本子,都是在做手账。不过手账到底是啥,我也没理清。其实我换了本本子写东西了就是。把以前整理好的自己的几篇小诗誊上去,其余再想到什么写什么罢了。我还给它取了个名字,《陆之鸿随笔》,赋了句解释,“惊鸿乍起时,风初素。”有人不理解这“素”的意思,所以我还是把它换成“肃”比较好,当然这要等到我有幸出了这本随笔再说。
文章叫《遇见》,我本想改成《路过》,就是怕太麻烦。你看人懒起来真是什么都不想做呢。
我挺讨厌青春伤痛文学的,对其就一个字评价:“假”!还有那些古装剧,“假上加假”!不过都是为了博人眼球的时兴玩意儿。当然这么说肯定会被人骂。不过我无所谓,谁没长嘴?你还能管住每个人?那干嘛要费这番功夫?
你说人活着有时也挺累的,干嘛嘛不香,吃啥啥不行。凡胎肉体的,也总免不了些疾病困扰。小病捱捱就过去了,大病捱着捱着就过去了。这会功夫,别人说不定孩子都造了几个出来了。所以世界少了你,照样溜得飞快。看你躺在病床上那副为世界忧心忡忡的样子,多余的很呐。
难得一篇文章写的这么顺溜,前段时间感觉自己江郎才尽了,颇有些愤愤不平的意味。但又静下心来不慌不忙地理我的学习,等着灵感的到来。毕竟,那些生逼硬挤出来的东西都不是好的。我还是比较喜欢慢悠悠的日子。符合自己这番心境。
刚码完上一段话,抬眼看见沙发上似乎睡着一个人,走近看看,只是一件衣服而已。有些迷迷糊糊的。雨季总是睡不醒的感觉。但是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不知多长时间,雨季过了,夏天基本就过了一半了。一年又轮回了。
最后以真正的《遇见》做结吧。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
我不知道,却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