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观《长津湖》有感

茕立神州,瞻怀故迹,犹记镰锤金光熠熠,中华红星灼灼。今东风劲吹神州亟阅一百零三年,蓦然回首,岁华动眸,噙泪敬颂百年恩光!
——题记
“绝不屈服”,这就是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的原因;高傲地耸立,这就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走向复尖的源泉。烈士绝笔是此情此景的写照,写出了民族的血脉,中华的气节。五千年中华文明,一路走来,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怕灾难,善于从灾难中崛起的民族,我们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荧幕上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唇亡齿寒之由,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决然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电影中《长津湖》中,伍千里带领的第七穿插连一举捣毁美军北极熊团部,为此后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电影落幕,我只是静静地坐在座椅上,痴痴望着已经黑下来的屏幕,低头看了一眼脚下踩着的地砖,一步步的踏上去,感受着先辈们用自己的鲜血所换来的当今盛世。看完《长津湖》的我,心就像被炽热的红色填满了。这部电影所蕴含着的沧桑而厚重的信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响亮而坚定的口号“一人在阵地在”,刻骨铭心,久久萦绕在心间。整部电影没有喊口号式的说教,也没有生硬的煽情,只是用纯粹记录的方式展示了战争的残酷;记录了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浴血奋战;记录了那些让人血脉喷张的战争场面。一架一架精尖飞机上运下一批批弹药,而那是的我们却只有一片一片黄衣服和一个个血肉之躯,因为信念,所以勇敢;因为信仰,所以不惧;因为担当,所以无畏;因为,后方是祖国。
      如果说第一部的充满野性到这一部肩负生死的沉重一伍万里迅速地蜕变成长,百里、千里、万里中国革命道阻且长。我看到了敌方的结局,每个人的那一小片土地上都插着十字架,但我不用寻找先辈们的结局,因为青山处处埋忠骨,祖国大地便是归宿。相见时难别亦难,自古忠孝两难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少年的成长是蜕变的过程。《长津湖》中的伍万里便是如此。一开始,怀揣着“为了让我哥瞧得起我”的理想,踏上了行军之路。胆小犹豫笼罩在他的上方。一次战役中,第一次站在战场上的他,吓得连枪都不敢打。面对战友与敌人的交锋,他宛若陷进了纠结的深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此时,伍千里扔给了他一把刺刀,他鼓起勇气,接过刺刀,紧闭双眼,朝伍千里身旁的美军一刀刺了过去。他杀了第一个敌人,激动,刺激充斥着伍万里的心怀。他一鼓作气,凭借着打水漂的经验,用手雷销毁了一架坦克。此后,他理解了何为英雄,何为生死诀别,何为血荐轩辕。少年肩上挑起的不是草长莺飞与清风明月,而是家国河山与天下大同。
天下英雄谁敌手。雷公,他是七连里的老战士。长期的抗战在一线使他左耳听不清声音。每次战斗,他都冲在队伍的第一线,用自己炉火纯青的技术摧毁了一架又一架的美军坦克和飞机。然而一次战役中,敌人点燃标识弹,引来无数援兵。面对动荡局势,雷公放出要把这弹送给他们回去的豪言。但是事与愿违,一颗导弹降落在雷公所开的坦克上,一时间鲜血喷涌,染红了他的衣裳,那血肉模糊的样子更是让人心疼得揪了在一起。战友飞奔过来抱住他,他最后那句:“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不禁让我破防,潸然泪下。是啊!无数老兵从风华正茂到桑榆暮景,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与人民,他们不抱怨,不掉队,凝结出气往轹古、辞来切今的抗美援朝精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记得伍千里中止探亲,万里尾随共赴战场;记得雷爹给伍万里的空子弹壳;也记得穿插7连来不及拿棉服就奔赴前线,在冰天雪地中颤巍埋伏;记得当美军吃火鸡啃面包,热闹过感恩节的时候,我军冰冻土豆,抗寒忍饥;更记得伍万里与敌人首次交战,朋友惨死身旁;记得雷爹为减少牺牲,只身在枪林弹雨间转移标记弹,仿佛上一秒还在开玩笑让万里雨间转移标记弹,仿佛上一秒还在开玩笑让万里养老,下一秒就在战士们的哽咽里牺牲了欢乐悲愤泪目,感慨交织在一起,176分钟见证了73年前的历史,体会了战争艰苦,枪弹无情,感受了志愿军们的钢铁意志,英勇无畏。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能在当今国泰民安的盛世重温长津湖历史,看到我们如何从“筚路蓝缕”走到“玉汝于成”,何其有幸,我们生在这样一个家国安康的时代。昨日中国,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无数神州华胄,为救正时弊而奔走,为唤醒东方雄狮而浩歌。列强攻入国门,爱国将领誓死守卫疆土,殒身不恤。抗美援朝时期,有为青年赤心报国是他们撑起了民族的脊梁,生活在历史的转折点,被先世余荫庇护着的我们,绝不能,也不敢忘记今日的幸福背后,流淌着的尽是视昨日的滚烫血汗!
习总书记曾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如今,我们要赓续志愿军战士红色血脉,铭记传承“冰雕连”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心怀远大志向,继承发扬先烈们勇于奉献之精神,在成长奋进中再创新的奇迹。
 
时间:2023-02-27 作者:胡澍山 来源:塔里木大学 关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