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心灵暖阳,筑梦同行”心理健康课程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5-09-01 阅读:
    来源:启心筑梦支教队
  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助力乡镇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珠海科技学院启心筑梦支教队在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开展了以“心灵暖阳,筑梦同行”心理健康成长公益课程。活动覆盖美湾社区、红旗社区、草朗村、新青村等区域,通过课程宣讲、走访调查等形式,为当地中小学生提供了针对性的心理支持。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基本情况
  
  1.活动时间:2025年7月5日—7月9日
  
  2.活动地点: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美湾社区、红旗社区、草朗村、新青村、斗门市民公园、斗门大信新都汇商场)
  
  3.参与对象:井岸镇辖区内部分中小学生及家长
  
  4.核心内容: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开展“向拖延sayno”、“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我的情绪我做主”三大主题课程宣讲,并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当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二、活动内容与实施
  
  (一)主题课程宣讲:精准聚焦学生心理需求
  
  本次活动针对中小学生成长阶段常见的心理困惑,设计了三大主题课程,通过互动游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1.我的情绪我做主
  
  ①内容:先以《头脑特工队》的动画片段引入,介绍“喜、怒、哀、乐、惧”等情绪伙伴,用动画角色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情绪的存在与意义。接着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情绪,并说说面对这些情绪时的做法。最后通过简单的例子和互动讨论引导他们思考情绪的自然与多样。
  
  ②活动:“当我感到情绪时,我会…”分享圈、“深呼吸放松法”体验、心情故事分享会。
  
  ③成效: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情绪,学会表达与初步应对,强化“情绪由自己感受和管理”的意识。
  
  2.向拖延SayNo
  
  ①内容:以《疯狂动物城》片段引入,直观讲解“拖延”的含义。通过情景演绎,让小朋友发现拖延在生活中的常见表现。结合日常事例与生动比喻,帮助理解拖延的危害;最后分享实用小方法,鼓励他们主动向拖延说“不”,主动拒绝拖延,学会高效做事。
  
  ②活动:情景演绎和拖延故事会。
  
  ③成效:活动通过动画、演绎和实例,学生直观理解拖延的危害,培养主动行动的意识。
  
  3.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①内容:结合当下热门小游戏,先以动物为“镜子”映射自身性格,再借助乔哈里窗理论进行系统自我分析,搭配MBTI测试梳理并分享性格特质,再接着围绕“如何接纳与完善自我”探讨益处与方法,最后邀请小朋友将困惑与不愉快写在纸飞机上放飞,在互动中深化对自我的认知与接纳。
  
  ②活动:动物性格猜猜看、乔哈里窗理论中四象限运用、MBTI人格测试、书写自我心情感悟的纸飞机。
  
  ③成效:通过动物映射、理论分析与性格测试,学生们系统认知自身特质,明晰接纳与完善自我的意义及方法。
  
  (二)走访调查:深入了解基层心理健康现状
  
  7月6日,团队前往斗门市民公园、斗门大信新都汇商场,针对部分中小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走访调查。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重点了解了以下内容:
  
  1.当地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
  
  2.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及教育方式;
  
  3.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及需求。
  
  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表示“学业压力较大”,家长关注学习成绩多于心理状态,他们希望获得情绪调节、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调查结果为后续开展针对性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
  
  三、活动成效与亮点
  
  1.学生反馈积极热烈,互动性较强: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表现出浓厚兴趣和高参与度。课后反馈显示学生对情绪管理、战胜拖延的方法印象深刻,对“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议题有强烈共鸣。
  
  2.知识普及与技能掌握:有效普及基础心理健康知识,特别是情绪管理和应对拖延的具体技能,填补乡村学校相关教育的部分空白。
  
  3.自我意识显著提升:“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主题活动触动学生内心,有效促动他们进行自我探索,有助于建立更健康的心理。
  
  4.学会识别和应对拖延:帮助学生更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小挑战,培养积极主动、负责担当的好品质,享受更有条理、更有效率也更有成就感的童年时光。
  
  5.探索自我情绪:帮助低龄学生学会识别、表达自我情绪,初步掌握应对情绪的方法,增强对自身情绪的感知与掌控意识。
  
  6.互动体验式教学:摒弃单纯说教,大量运用游戏、绘画、讨论、角色扮演和实践练习等形式,寓教于乐,效果显著。
  
  7.团队协作与应变:团队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面对未预测到的情况会随机应变,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问题反思与建议
  
  1.时间局限:活动周期相对较短,部分课程未能深入展开,后续跟踪服务不足。
  
  2.个体差异:学生年龄、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部分深入活动及内容对低龄或内向学生有一定挑战。
  
  3.家庭与学校衔接:学生行为改变需要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持续支持。
  
  五、结语
  
  本次我们以“我的情绪我做主”,“向拖延SayNo”,“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为主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下乡活动,如同一场及时的心灵春雨,为井岸镇的中小学生带去了认识内心世界、管理情绪、提升行动力、拥抱真实自我的钥匙。我们深刻感受到乡镇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渴求以及此类活动的深远意义。
  
  乡镇地区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次精心设计的活动课程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灌溉,我们团队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课方式,在学生们心中播下关注自我情绪健康的种子,助力他们更阳光、更自信地成长。看见他们绽放的笑脸和认真思考的神情,三下乡的意义在此刻具象化。
  
  尽管活动告一段落,但我们坚信,播撒下的关于自我关怀与成长的种子会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团队也将认真总结本次实践的经验,持续优化内容与形式,为未来深入服务乡村心理健康教育、助力青少年阳光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乡支教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