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脚步丈量药香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探寻甘肃道地药材的奥秘,实地感知传统中药深厚的种植价值与面临的现实挑战,8月1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六届大学生中药资源科学考察队一行,怀揣着求知的热忱,踏上了陇中大地,专程探访了享有“千年药乡”、“中国当归之乡”美誉的甘肃省岷县。此行的核心目的地,便是位于岷县腹地的当归研究院——国家级中药材种植试验基地。

  在试验基地,科考队受到了白吉祥主任的热情接待。在白主任的亲自引领和详尽讲解下,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学习之旅。他们亲眼目睹了不同生长期的当归植株,从嫩绿的幼苗到根茎膨大的成熟植株,白主任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归独特的生长习性、对环境(如海拔、气候、土壤)的严苛要求,以及精细的栽培管理流程——从选种育苗、整地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到至关重要的采收时机判断和采后初加工技术。队员们或蹲下身仔细观察叶片脉络,或轻抚根茎感受其质地,或用纸笔、相机认真记录每一个关键环节,将书本知识与生动的田间实践紧密相连。

  考察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聚焦于当归,也与基地的研究人员围绕岷县其他支柱性道地药材——黄芪、党参等——的种植现状展开了深入交流。坦诚的对话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实:尽管这些药材声名远播,价值珍贵,但其栽培种植技术层面仍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例如,道地种质资源的保护与提纯复壮滞后,连作障碍(即重茬种植导致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害加剧、产量品质下降)问题日益凸显且缺乏高效解决方案,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普及率有待提高,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较低导致人工成本高昂,以及应对极端天气和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体系仍需完善等。

  这些直击产业痛点的现状,深深触动了每一位科考队员。他们真切体会到,道地药材的“道地”二字背后,不仅是大自然的恩赐,更凝结着无数药农的辛劳与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同时也伴随着技术攻关的迫切需求。田间地头所见所闻,书本上未曾详述的困难,让年轻的学子们内心激荡。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中医药的瑰宝需要守护,其源头活水的可持续性更需要科技的支撑。此次甘肃岷县之行,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丰收,更是一次信念的淬炼。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这份沉甸甸的感触转化为动力,更加坚定了未来投身中医药事业,特别是致力于中药资源保护、规范化种植研究与技术推广,为攻克这些“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作者:汪如冰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