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激活民族之魂”社会实践活动
为加强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进一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2月15日,地理与环境学院“民俗润泽乡间 激活振兴力量”服务队于济南市、莱芜市等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 激活民族之魂”社会实践活动。
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蟠龙梆子剧团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蟠龙梆子”保护单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农村剧团样板。服务队成员为了解戏剧,深入剧团,向传承人学习戏曲唱法,服务队成员了解观赏了蟠龙梆子这一地方小剧种,体验了地方特色方言文化。据同学们对剧团演员的咨询学习,了解到蟠龙梆子会通过“一年一村一场戏”“冬春惠民文艺下乡演出”等渠道,把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小戏小剧等寓教于乐的艺术形式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强国的道路上传播非遗声音。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蟠龙梆子又称“老婆调”,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早已被莱芜地区及周边的城市和乡村群众所接受,发展演变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服务队成员进行了剧团一日学习,了解蟠龙梆子刚柔相济的唱腔和简而易懂的表演形式。学习结束后,服务队成员向临近地区村民调查对此剧种了解情况,并借机进行戏曲宣传。成员们感触颇深,表现出对蟠龙梆子的浓烈兴趣。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举办,提高了服务队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同学们为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者:庄晴 来源: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