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蝉鸣拉开暑假的序幕,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志愿者们带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走进了这群特殊孩子的世界。他们或许不擅长用语言表达热情,却会用明亮的眼睛追随你的身影;他们可能对拥抱有些羞涩,却会在你递过积木时,悄悄把小手搭在你的手背上。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医路童行,美愈同心”为主题,旨在通过陪伴与互动,为孩子们带来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温暖的暑假。活动初期,志愿者们接受了相关的专业培训,初步了解了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行为模式以及沟通技巧,为后续深入互动做好了充分准备。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系列融合教育课程和趣味活动。在“指尖舞动”中,孩子们拿起画笔,在志愿者的耐心协助下,自由描绘心中的斑斓世界;在“音乐律动课堂”上,简单的乐器和欢快的节奏成为了沟通的桥梁,笑容在旋律中绽放;在“迷你障碍赛”中,努力跨越障碍,完成比赛,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被接纳、被理解的快乐。
在绘画过程中,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绘画出他们所喜欢的图案,手执彩笔,绘画出理想,各种涂绘方式,绘画出他们眼中的世界,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小画家,不要停笔,继续画自己的画吧,他们的画里没有“标准答案”,但藏着最直白的心意,这些画或许不工整,不精致,但却装着满满的童真。
教室里的障碍,在他们眼里或许是一座需要鼓起勇气跨越的小山。有孩子站在障碍物前,紧抓衣角,缓缓抬起腿,又放下,当他再一次尝试,跨越的那一刻,咧开嘴朝着你笑了;有孩子一鼓作气抬起脚顺利跨越,内心的喜悦早已变幻成脸上的笑容,蹦蹦跳跳地向前。他们的动作并不快,但都是一步一步,鼓起勇气,坚定向前。
“开始时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与他们交流,”这是其中一位志愿者起初的想法,“但当你接触下来,你又会发现他们内心是有自己的小小世界,很有意思,就好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用说明书,只是有的人,打开的方式更特别。”
对于志愿者们而言,这次经历远不止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深刻的学习。他们学会了如何用更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多样性,如何用更真诚的耐心去倾听不同的声音,深刻体会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涵。我们都是普通人,无法预知和改变他们未来的命运,但我们每个人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 ,他们需要的并非同情,而是平等与尊重,理解与接纳。他们和我们一样,有权享受这个美好的世界。
短暂的暑期实践已经结束,但爱与关怀不会落幕。志愿者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并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用理解与尊重为这些“星星的孩子”点亮前行的道路,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更有温度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