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视角洞察地标产业,品牌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中国计量大学浙农优品团队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时期,聚焦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数字化发展、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以平阳县地理标志产业为样本,深入调研“绿码溯源”到“红标认证”的双标驱动模式。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解码平阳县地理标志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的高质量发展成就,深入观察平阳县地标产业运营机制,用心倾听地标产业声音,探索参与赋能路径,助力讲好乡村振兴的地标故事。
创新驱动:知识产权保护的生动实践
走访一鸣食品工业园区时,企业提到的“数量优先、质量跟进”的专利战略令人印象深刻。在食品行业技术壁垒普遍较低的背景下,企业通过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已完成乳制品,烘焙等核心品类商标的全方位保护。
企业在努力,政府在行动。杭州市监局与蚂蚁集团合作,地标团队参与研发的“无疏平台”构建起了商业秘密防护体系,一鸣工作人员提出的增设侵权预警模块建议,恰是对“十四五”规划“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要求的精准呼应。这种主动作为的创新意识,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标准引领:鸽蛋产业的“星亮经验”
星亮鸽业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小企业通过标准化实现跃迁的教科书案例。从“双母配对”技术创新到主导制定《蛋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国家标准,企业完成了从技术追随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蜕变。这种“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完美契合了“十四五”规划中“强化标准引领”的战略要求。团队成员在访谈中特别注意到,企业正在研发的无菌蛋产品,标志着其从生产标准向产品标准的进阶。
绿色转型: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
平阳黄汤的茶园生态与星亮鸽业的标准化养殖场,共同勾勒出绿色发展的地方图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在这些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得到完美诠释。通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溢价,企业找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这正是“十四五”规划“绿色发展”要求的生动体现。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深刻体会到国家战略与地方实践的紧密联系。平阳企业的创新探索,既是对“十四五”规划成效的检验,也为“十五五”规划提供了基层智慧。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些案例的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在平阳县开展的实践,不仅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节点,赋予了我们青年学子走入田间地头,寻访公司企业,对话政府机构的独特体验,还让我们对于“十四五”规划有了更落地、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切身体验了“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等多个重点领域建设目标在平阳县的地方性实践方式与特色落实路径,并对“十五五”规划有了崭新的思考与期望。
平阳县特色产业众多。其中“平阳鸽蛋”和“平阳黄汤”成功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加入“平阳五个鲜”地理标志建设工程。这一对平阳的“地标CP”产业通过生产加工的标准化、品牌建设的专业化、产品检测的严格化以及市场营销的多样化与线上化,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标准引领”的发展模式,产品单价不断上涨,销量不断提升,销量不断拓宽,成功谱写了“十四五”规划中关于产业升级的特色实践。同时,平阳黄汤企业的茶园生态与星亮鸽业公司的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以生态建设驱动经济繁荣,以更加规模化、技术化的方式推动了当地产业的“绿色转型”。
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农牧产品乃至食品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对企业创新驱动的号召。在食品行业技术壁垒普遍较低的背景下,企业在公司内部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公司员工以及研究人员的创新成果进行额外奖励。在创新成果保护方面,通过对针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无疏平台”建言献策,构建起了商业秘密防护体系,同时也是响应“十四五”中“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生动实践。
当然,“十四五”规划的践行远非“阳关坦途”。据平阳县市场监管局的沈王双科长介绍,平阳在传统产业创新升级方面仍存在部分企业对地标转型升级意识不足,产品本身品质不佳,产业特色化建设欠缺,市场侵权现象严重等痛点。我们在调研访谈与资料整理过程中充分理解了平阳发展“政企协作”的合理性,体悟到在“十四五”规划的县域践行中要联合多方力量,结合理论实践,融合生态保护,平衡创新传统。同时,作为青年学子,要汇聚年轻一代的力量,打造“十四五”的建设生力军,从自身开始,积极投身并大力号召参与“十四五”的伟大征途。
“千年古邑,升平使阳”,平阳的宝贵实践调研经验使吾辈青年学子更加深刻的了解“十四五规划”这一国家大政方针的充分合理性。同时,站在“十四五”到“十五五”的过渡节点,在对地方的多个领域具体解码、综合分析中,全面理解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十五五”核心概念在未来产业创新升级。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同时也激励着青年们在“十五五”的规划中大有所为,大展身手,以青年视角和智慧助力各地各领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