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一支青年“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芳衿志愿服务队走进何功伟村,为当地的青少年们们带来了一堂以“两弹一星”为主题的红色教育课。通过鲜活的故事,珍贵的影像与互动交流,芳衿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娓娓道来,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种子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
图为志愿者讲解“两弹一星”精神
这一堂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仅是一堂历史课,更是一堂思想政治课,上完这一课,孩子们本就明亮的眼睛更加璀璨夺目,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深深扎根与心。“两弹一星”研制者们放弃国外优渥条件、隐姓埋名报效祖国的选择,能让青少年深刻理解“爱国”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这种精神激励青少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主动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从孩子们身上表达了出来。在物质匮乏、技术封锁的年代,科研工作者们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韧劲攻克难关。这对成长在物质相对充裕环境中的青少年来说,是重要的精神对照,能帮助他们摒弃浮躁和娇气,学会在学习、生活中直面困难、踏实努力,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学了这一课后,同学们从开始一遇到难题就退缩变为会自己沉下心来思考问题,面对结构困难的飞机模型也能独自拼装完成。
图为小朋友面对折纸问题努力钻研
团结协作是何功伟村里小朋友们最先学会的品质。小沐阳打不开的瓶盖小吴哥哥主动帮忙,饭后乱糟糟的桌面也是同学们一起擦干净的。“两弹一星”的成功是数万科研人员、官兵、工程技术人员“大力协同”的成果,涉及多领域、多部门的密切配合。这让青少年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有限,团队协作是完成复杂任务、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从而学会在集体中沟通协作、互相支持。
无私奉献的精神同学们也记在心中。研制者们不计个人名利、默默奉献的精神,能引导青少年跳出“自我中心”的局限,理解“无私奉献”的价值。无论是在校园生活中帮助同学,还是未来走向社会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这种精神都能成为青少年的道德指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两弹一星”精神为青少年提供了看得见、学得到的精神标杆,帮助他们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锤炼优秀的品格,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课后,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红色课堂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不易,也为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所感动。“现在日子好了,但不能忘了是谁为我们打下了基础。”一位老党员感慨道。而孩子们则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原子弹”“卫星”,用稚嫩的笔触表达对科学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
此次“两弹一星”主题党课,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实践队队员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两弹一星”精神走进乡村,激励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以先辈为榜样,脚踏实地、奋勇拼搏,为家乡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未来,实践队还将继续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青春力量在基层绽放光彩。
图为“芳衿”志愿服务队与小朋友们的合照
撰文:杨智涵
摄影:向雨露
团队成员:赵庭誉、马煜晗、马嘉慧、段筠竹、韩文博、张鹏睿、曹 丹、向雨露、朱湘婷、杨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