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中医学生的“无用之美”:读经典、练书法、打太极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来源:许晶晶
中医学生的“无用之美”:读经典、练书法、打太极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在充斥着GPA、考研、规培的中医校园里,我们却坚持着一些看似"无用"的修行——清晨诵读古籍,午后练习书法,黄昏演练太极。在旁人眼中,这些活动与现代医学格格不入,甚至是在"浪费时间"。但只有我们明白,这些"无用之事"中,藏着中医教育最珍贵的秘密。
诵读经典:与千年前的智者对话
每天清晨,少荃湖畔总会传来朗朗读书声。那是我们在诵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最初,这只是课程要求,那些佶屈聱牙的文言文让人头痛不已。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但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反复吟诵这些文字时,奇妙的变化发生了。那些原本枯燥的文字渐渐活了起来,不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考点,而是古人智慧的鲜活流淌。
诵读经典培养了我们对语言的敏感度。中医的微妙之处往往就在字词之间:"活血"与"破血","解表"与"透表",差之一字,失之千里。这种对文字的精准把握,恰恰是临床辨证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我们学会了"慢下来"的思考方式。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我们愿意花一个小时反复琢磨一句话,这种耐心和专注,是任何快餐式学习都无法给予的。
笔墨之间:在书法中修炼心性
书法课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这让许多外校同学感到诧异。为什么要学书法?这与治病救人有什么关系?
最初我们也不解。执笔、运腕、控墨,每一个动作都那么笨拙。墨汁沾满了手指,字迹歪歪扭扭,心情烦躁不堪。
但老师告诉我们:"书道如医道,心浮气躁是最大的敌人。"
渐渐地,我们发现了书法的奥秘。当我们专注于一笔一画时,外界的喧嚣自然远去,内心变得澄明宁静。这种专注状态,与诊脉时需要的心神安定何其相似!
书法更培养了我们对"力道"的精细把控。轻、重、缓、急、提、按、转、折——这不正如针刺手法中的提插捻转吗?笔墨的浓淡干湿,不正如药性的君臣佐使吗?
如今,写处方时那一手好字常令患者称赞,但他们不知道,这背后是我们对心性的漫长修炼。
太极圆转:体会身体的阴阳之道
黄昏的操场上,总能看到我们练习太极的身影。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缓慢圆活的动作常常引来围观和不解的目光。
"这么慢能锻炼身体吗?"
"这不是老年人练的吗?"
面对这些疑问,我们只是微笑。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太极的"慢"中蕴含着多么精妙的"快",外表的"柔"中藏着何等的"刚"。
通过太极,我们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什么是"以腰为轴,节节贯穿"。这些身体感受,比书本上读来的"阴阳互根""气血调和"要真切得多。
太极更教会我们感知身体的细微变化:重心的转移、内气的流动、筋膜的伸展...这种敏锐的身体觉察力,将来在触诊、针刺时将成为我们的独特优势。
最奇妙的是,当我们在太极中体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时,对中医的整体观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人体确如一个小宇宙,各部相互联系,彼此影响。
"无用"之大用:中医教育的智慧
现代教育强调"实用",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中医教育却保留这些看似"无用"的课程,背后实则蕴含着深远的教育智慧。
这些活动培养的是一种"难以量化"却至关重要的能力——直觉感悟力。中医诊疗不仅是逻辑推理,更需要一种整体的、直觉的把握能力。这种能力无法通过死记硬背获得,只能在慢下来的修行中逐渐培养。
它们更是一种心性的磨砺。医疗工作充满压力和不确定性,唯有内心安定从容,才能在复杂病情面前保持清晰判断。读经典、练书法、打太极,都是在修炼这份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最重要的是,这些"无用之事"帮助我们打通感性与理性的壁垒。中医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既需要理性分析,也需要感性体会。只有左右脑协同工作,才能真正把握中医的精髓。
结语:在功利时代选择"无用"
在这个凡事讲求"有用"的时代,选择中医似乎本身就是一种"无用"——学习周期长,就业前景不明,还时常面临质疑。而在中医道路上,我们还坚持着这些更加"无用"的修行。
但正是这些"无用之事",让我们在浮躁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在碎片化时代拥有整体的视野,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环境中不忘医学的人文本质。
也许,这就是中医教育最大的秘密:那些看似最无用的,恰恰是最珍贵的;那些最不急于求成的,反而能走得更远。
当我们在晨光中诵读古籍,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在夕阳下演练太极时,我们学习的不仅是医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命哲学。这大概就是中医学生的"无用之美"——美在慢下来,美在专注,美在与中国古老智慧的真切连接。
多年后,我们或许会忘记某个具体方剂,但这种通过"无用之事"培养出来的心境与智慧,将伴随我们整个医学生涯,成为我们作为中医人最独特的底色。
 
 
校园新闻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