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团委:引领青春力量,助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
在新时代教育与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安徽中医药大学团委作为学校青年工作的核心引领力量,紧密围绕学校“振兴中医药,建设‘双一流’”的战略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在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培养新时代中医药青年人才、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与力量。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青年信仰之基
校团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和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扎实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办“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学思践悟二十大、青春奋进新征程”主题宣讲会等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刻领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如清明祭扫、参观革命纪念馆等,让青年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据统计,每年参与此类活动的团员青年达数千人次,参与率持续攀升,切实筑牢了青年学生的信仰根基。
聚焦社会实践,培育青年担当精神
1.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建多支实践团队,深入基层乡村、社区、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健康义诊、义务诊疗等活动,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近年来,学校多次荣获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称号,相关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例如,2024年暑期实践团队深入大别山区,为当地百姓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和健康指导,累计服务群众达千余人次,赢得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
2.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学子利用寒暑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800余名学子立足家乡热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暖冬行动、中医文化宣讲、基层医疗服务等特色实践活动,足迹遍布安徽省、湖北省、黑龙江省、福建省等多地。通过这些实践活动,青年学生不仅提升了自身专业能力,还为家乡发展贡献了力量,学校也因此获评2024年度新站高新产业开发区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先进单位,“返家乡”社会实践相关事迹被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等媒体报道120余篇。
助力创新创业,激发青年创造活力
1. 打造赛事平台:精心组织“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赛事,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创业培训、项目指导,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近年来,学校在全国“挑战杯”赛事中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意识。例如,某团队研发的中医药创新产品项目,在“挑战杯”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专家和投资人的高度关注,目前已进入产品孵化阶段。
2. 建设孵化基地:与企业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场地、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支持,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基地成立以来,已成功孵化多个项目,部分项目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树立了标杆。
弘扬中医药文化,彰显青年传承使命
1. 开展中医药文化普及活动:以“中医药文化三进”项目为依托,组织师生走进中小学、社区、企业,开展中医药文化讲座、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药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等学院的师生志愿者在合肥市五十中(天鹅湖校区)、西园小学等地开展的中医药文化探秘之旅,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参与学生达数千人次,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2. 举办中医药文化特色活动:举办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知识竞赛、中医传统技能大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对中医药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医药文化节期间,开展的中医药传统技艺展示、中医经典诵读等活动吸引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团省委的正确指导下,安徽中医药大学团委工作成果斐然,获得了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示范单位等20多个国字号集体荣誉,培育出全国“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批优秀师生,团学工作被中央和省级主要新闻单位报道1000余篇次。未来,校团委将继续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华章。
校园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