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武汉社会实践团,以“寻踪江城红迹,赓续青春星火”为主题,前往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开展第五站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弘扬红色革命精神,追寻红色足迹,感悟信仰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与时代责任
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江岸区,由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唐生智公馆旧址与怡和洋行公寓旧址三处重要历史建筑组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关键时期的重要战略布局与探索。
走进纪念馆,一砖一瓦皆承载历史,一物一景皆映照信仰。馆内展出50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八七会议”会议记录、李维汉的亲笔信函、瞿秋白等会议代表使用过的物品,以及新青年杂志等特色藏品。这些文物不仅真实还原了党的早期历史,也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伟大的革命精神。
(新青年杂志藏品 余欣悦摄)
实践团成员依次参观办公陈列区、生活场景复原区与历史文献展区,认真参观、驻足思考,记录要点,并结合此前课堂所学、资料查阅进行现场提问与交流。大家聚焦“八七会议”背景、内容与历史意义,通过对比讨论,进一步理解该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作用。参观过程中,食品科学与工程2303班学生叶紫玲表示:“通过文物与照片,我仿佛看到了早期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身影,那种为了理想不惜牺牲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
(叶紫玲认真学习浮雕内容 熊婧霏摄)
本次调研重点聚焦“八七会议”召开背景及其深远意义,实践团了解到:面对大革命失败的严峻局势,党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明确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方针,正式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重新鼓起全党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勇气,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中共中央机关虽短暂驻足武汉,但其期间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包括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走向,展现出坚定不移的战略定力与革命智慧。
(秋收起义 叶紫玲摄)
为了巩固参观成果,实践团队还在场馆外组织了小型“重温党史·传承精神”主题分享讨论活动。每位成员结合当天的参观体会和个人思考,讲述自己对信仰、责任与奋斗的理解。大家一致认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知史明理,更要学以致用,将历史精神转化为内在动力,把红色基因融入专业学习与未来实践。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303班学生余欣悦分享道:“革命先烈的奋斗历史让我更加明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扛起历史使命,把理想信念落到实处,把奋斗精神融入学习与科研中。”
此次红色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理解,也增强了新时代青年对国家发展使命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坚定信仰、勇担使命,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
文字:余欣悦 叶紫玲
图片:余欣悦 叶紫玲 熊婧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