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姚昕,2017级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教师教育系数学与应用专业,在校学习成绩优异,曾获三等奖学金、思齐学生干部奖学金。曾任树达学院第十八届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现任树达学院第十九届团委青年发展部部长,参与志愿活动39次,累计时长157小时,荣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获“优秀视频奖”;“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优秀团队案例”;“绿梦校园”全国环保文化节中,获“优秀志愿者称号”;爱心包裹志愿活动,“爱心团体”称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校十佳评比获“十佳志愿服务团队”……个人多次获得“校庆志愿者”“优秀志愿者”院“十佳青年志愿者”等殊荣……
“此后如便没有炬火,我就是唯一的光。”做志愿就像是用微弱的光去照亮你看不见的黑暗,让微弱的光点,被看到,被放大,被给予爱。这束光可以到达任何一个小角落,微弱却伟大,这份爱可以传递给更多人,这份爱渺小却真诚。疫情当下,武汉乃至整个中国,全国各地志愿者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用行动从小事做起,正如萤火一般发光发热,温暖你我的心灵。
姚昕就是这万千骄傲的“萤火”中的一员,在防疫期间,她坚决地践行着一名共青团员的职责,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基层防疫的一线,将“树达力量”融入到基层当中,让基层的群众看到了树达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姚昕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张家界市永定区沙堤街道黄茅溪村委制作防疫工作文档,整理统计各种防疫数据并上报。在路口来访车辆及人员检测点进行站岗。寥寥几行工作安排文字,难以描写出在疫情当前进行起来是如何的艰难,贡献自己的假期时间,舍弃与家人的团聚的欢笑,舍弃了家中的安逸舒适,在感悟到号召之时即刻行动,用自己的力量尽一份绵薄之力。在当时,疫情状况如此严重,是什么让姚昕鼓起勇气去主动做一些防疫工作呢?她回答道:“身为树达学院团委的一员,身为学院的志愿者之一,加上父母和朋友的支持,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志愿是正确的选择。更加坚定地用自己在学校获取的知识去回报社会。”姚昕的话,铿锵有力,她的行动,义无反顾。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全国人民的生活都突如其来地蒙上了一层黑布,新冠肺炎的黑布不会一直笼罩在我们的头上,因为前方不仅有着一群逆流而行地白衣战士们在殊死奋战,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着许许多多竭尽全力守卫着我们的人,疫情就是号召,疫情就是命令,在这场全民的战争中,事无大小,他们都是最为可敬的抗疫战士。
对于姚昕来说,她拥有着如此强烈的自我奉献精神,离不开家庭、学校的熏陶和教育。她的父亲是村里的秘书,多次以身作则对她进行教育说道:“不拿群众的一分一毫,只要他们找他,他能帮一定帮”。父母都是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模范,是姚昕一直以来的榜样。姚昕介绍道,这次抗疫就是父亲回家告知她村里人手不够。姚昕便立马就请求父亲要前去帮忙,父母没有犹豫便嘱托做好防护措施第二天便可去了。被问及参与抗疫志愿者的初心时,姚昕这样回答道“初心就是向党员看齐,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志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都是树达学院的小太阳。”那句“做志愿是一辈子的事情”不仅仅是姚昕的从事志愿工作的态度,更是她对于这份事业的热爱与责任。“仁爱精勤、树人达志”这位女孩用行动诠释着树达学子的知恩与回报,将师大人的阳光与正能量通过自身散发出去。“疫情,让人和人隔开很远,却让心与心贴得更近。”隔离病毒,但不隔绝爱。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姚昕的爱在黄茅溪村发散,我们也在感受着传递着她的爱。
防疫志愿者只是姚昕众多志愿生涯中的一个小缩影,在大学三年里她一直没有停过志愿的步伐,志愿早已成为一种习惯,奉献已然成为她的人生姿态。自2017年截至目前,姚昕参与志愿活动39次,累计时长157小时。她说爱上志愿活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大一的时候偶然参加的一次志愿活动,在健峰残疾人中心姚昕被一位小女孩打动了,她不由自主地如把小女孩当作妹妹般照顾,在给予她们温暖的同时,姚昕在不知不觉中也收获到了更多的温暖。原来,这就是志愿活动给自己带来的能量,原来,在这其中会有如此受益匪浅的收获。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这三年来,姚昕一直牢记着当时的温暖,也许在这其中会遇到许许多多难以想象甚至难以承受的困难,但这份温暖也是她不竭的动力源泉。在防疫志愿工作开头,少部分人不当回事,不愿意戴口罩,就算姚昕这些工作人员上前相劝也很难得到配合,更有甚者会恶语相向她们。这样的情况带给姚昕的更多是反思与总结,自己的工作该如何去做才能让大家更加支持与配合。基层工作,重要的就是跑起来,反反复复地跑,于是,姚昕与其他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的发宣传单,告诉村民疫情的严重性。就是一件看起来很难的事,通过双腿的跑动,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此次防疫的重要性,那些不愿意戴戴口罩的人,不仅开始主动戴口罩,并且监督着其他人戴口罩。以自己的微小行动能影响这么多人,这让姚昕感到十分的欣慰和满足。目前,全国的疫情局势都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谁曾想到在此之前,基层群众普遍觉得这次疫情与自己无关,更有许多群众难以接受佩戴口罩。全国疫情积极态势的发展离不开基层群众重视疫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从政府指挥。而基层群众态度发生如此大的转变,离不开这样一群志愿者挨家挨户地不断做有关疫情的宣传,告诉他们这场危机的严重性。这或许就是志愿者们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万束萤火在全国各地亮起,让我们坚信着全国上下同心抗疫,胜利一定就不遥远!
疫情胜利的日子正逐步走来,疫情过后姚昕依旧会热情满满地投入到她所热爱的新的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做志愿是一辈子的事情”姚昕这个女孩用实际行动一步一个脚印行走着自己的志愿之路,认真一笔一划书写着自己的志愿人生。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看到她更加精彩的故事,也更加期待着,在她的感召下,让这“燎原之火”拥有很多的树达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