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毅志之所趋 无远弗届
他是来自成都外国语学校的外语类保送生,以保送考试第二名的成绩保送至华中师范大学。他以年级综合排名第一的优秀成绩,丰富的科研实践经历保研至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期间曾获得“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湖北省一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决赛二等奖以及“华文杯”全国英语教学技能测试国家级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他就是2016级英语系优秀毕业生杨弘毅。
志之所趋,目标明确
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杨弘毅也曾因为面临太多选择而感到迷茫。他在尝试过各种不同的事情之后,最终确定自己要做的事情是英语演讲。“因为一方面,英语演讲能够给我带来很多的快乐和满足感;另一方面,英语演讲也能够帮助我在综合能力这一方面带来很大的提升”杨弘毅这样解释道。这样的兴趣与目标也让杨弘毅在英语演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杨弘毅提出,要怎么度过大学的生活,需要思考“毕业之后想做什么”。确定自己的“志之所趋”,才能够不荒废四年的大学学习时光。
未雨绸缪,砥砺前行
杨弘毅也提到自己是比较早的就制定了要读研的计划,因此在大一时就考虑要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他在大一时就在思考选一个什么样的方向或者什么样的题目去做研究,大二上学期寒假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所有的材料。杨弘毅在采访中提醒道“如果你平时不去思考的话,到了要交材料到学校再去想什么题目是比较困难的。”在一开始的时候,杨弘毅在时间平衡上也曾出现过问题,让自己非常的疲惫。所以他提醒学弟学妹们,要对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够从容不迫地去解决一个又一个事项。在保研的问题上,杨弘毅特别提出了信息收集这一重要但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信息收集需要耐心和细心,杨弘毅提到自己“那个时候是每天都会刷几遍各个院校的官网,就是以防错过漏过什么重要的通知”,需要的材料多且杂,需要细心整理以防提交错误。除此之外,杨弘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也曾获得了许多荣誉奖项,正是这些未雨绸缪的准备工作,让杨弘毅在保研的道路上不至于手忙脚乱。
无远弗届,未来可期
心怀目标,做好准备,杨弘毅在大学四年中所付出获得了回报,他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保研资格。但是除此以外,这一系列的学习、科研、实践等经历,带给他的远不止这样。杨弘毅还分享了他参加过的2019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的活动。他作为专家组的口译,陪同一个来自美国的大学音乐教授。在这位教授与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一位老师的交流中,杨弘毅感受到了民族音乐带来的震撼,而这位教授也现场学习了我们的民族音乐。在这之后,杨弘毅收到了他带领美国的学生唱的一首中国民族音乐的视频。“可能我在整个交流环节当中,只是起到了翻译这样一个小小的作用,但是我觉得我能够把我自己所学的东西用上,能够帮助我们中国的一些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甚至传播到海外去,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杨弘毅如是说。
杨弘毅是一个耐心且细心的人,他有着做什么事情都极为认真的特质。“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矢志笃行,脚踏实地,杨弘毅的未来还有着无限的可能。
时间:2023-06-01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漆思颖运气总眷顾能者
- 初次见面,他戴着一个黑框眼镜,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一身朴素的衣装,放在人堆中完全认不出他的身影。
- 06-01
- 陈秋实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 他成绩优异,英语四级总分697,同期位列全校第一,作为法语专业的学生,他的专业学分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三。
- 06-01
- 张聿佳初心不渝 未来可期
- 她是兼修英语和历史的知识求索者,是奔走于师生间的学生工作者,是乐于投身社会实践的优秀志愿者。
- 06-01
- 谦谦君子,修己以敬
-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原本应在兴隆山的某个美丽角落进行的专访,现在只能通过线上对话的形式进行。
- 05-29
- 发表EI论文的本科生
-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这是成功获得中科院直博资格的付少童同学最常说的一句话。
- 05-29
- 不负少年好时光
- 由于疫情的原因,笔者无法与王鹏飞进行面访,但此次线上采访中他的谈吐大方、气定神闲,令笔者受益匪浅。
- 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