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选择,西部的明天更加美好;因为这个选择,我们的青春更加壮丽。”这首《到西部去》不仅仅表明志愿者们去西部的坚定决心,更清晰地唱出了每一位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的心声。“我是晋中信息学院(原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2016级财务管理1班的一名毕业生,同时也是第七届援藏志愿者。”一种自豪与爱国的情怀从李建余简短的自我介绍中流露出来。
对支援西部早已“心动”
在毕业之际,李建余面临着该何去何从的抉择。是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是报考公务员端牢手里的铁饭碗,还是走入社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过平凡的生活……那么李建余究竟是怎么选的呢?
生长在青海省西宁市的藏族男孩,大一时新入学的他就在心中埋下了参加西部计划、建设西藏、为家乡做贡献的种子。时隔四年,李建余通过层层选拔如愿加入到西部计划,正式成为了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带着“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的想法,怀揣满腔热血踏上西行的列车抵达西藏,在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从事项目管理和文件收发工作。
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
没有哪件事是一帆风顺容易做成的,李建余的工作亦是如此。他所在的地区属于高原地区,气压低,缺少氧气,若不适应这种环境,则会出现头疼、呼吸急促,头晕等现象,很庆幸的是他可以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但长期在高原上工作还是非常伤害身体的,但是让李建余苦恼的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还有来自工作的不顺心。期间,他也有过埋怨,也会不经意间吐槽:“有一次,单位的领导让我连续加5天班,每天我都是凌晨5点多睡,早上8点多起,在高原上加班是很伤身体的,最后做出的东西还被领导批评了一顿。领导经常这样,让我干的很心累。”是啊,看起来都是一件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在李建余的心中也倍感委屈。
想要放弃的念头,坚持不下来的想法,每天在他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涌出,但是李建余知道,这是自己选择的路无论多么艰辛,遇到多少困难都得扛着坚持下来,这就是经历,就这样他在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工作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有太多的感触。
西藏美景尽收眼底
繁忙的工作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也是由于这份工作给了他游历西藏的机会。由于工作原因,他常常出差,在周末闲暇之际和三五好友一起到西藏周边地区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我见过岗仁波奇雪山,它也被称作圣山,是很多宗教的圣山;也去过玛旁雍错,羊卓雍措,纳木错;这是三大圣湖,我看见过珠穆朗玛峰,看见过阿里的银河,也去过日喀则亚东的原始森林,也去过尼泊尔和西藏的边境口岸,还去了阿里的扎达土林和古格王朝遗址......”这是西部计划带给他的,放映机般的西藏景象。
在西藏的这一年,对于他来说真是有苦也有甜,感受到了高原的恶劣气候但也享受了西藏独特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工作的不容易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朋友,这些人都来自五湖四海,却都在为建设西藏发光发热。通过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机关工作人员的转变,他履行了志愿服务义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培养了上进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大限度的学会了如何去做好一件事,变得更加细心,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工作也成为他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
未来扎根西部
在李建余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都怀着相同的愿望,响应国家号召相聚在一起,服务期满后依然留在西藏,为祖国建设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时间像指缝里的细沙,缓缓流逝,无法捕捉。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教会她很多事情,她们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他特别提到了一位姐姐,在服务期满已经离开西藏后,却又回到了西藏,原因却是她已经离不开这美丽的西藏了。当问到在服务期满后是否也考虑和他们一样留在西藏继续工作时,他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肯定的回答一定会留下的。尽管千难万难,李建余却从未成为“逃兵”,我相信在他的心里不仅仅是因为离家近这一点原因,更多的是对西藏的爱,他和那个姐姐一样已经离不开这里了。
西部是建功之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将会在西部迅速找寻到施展才华、脱颖而出的平台。西部计划志愿者经历是成长之路,有助于青年把根深深地扎入祖国大地,在基层实践中吸取成长养分。参加西部计划是幸福之旅,青年志愿者在西部基层艰苦生活的同时,能收获到被需要的快乐、被尊重的快乐、被关心的快乐,能更加透彻地领悟幸福的真谛。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收获的将会是西部地区的快速崛起和祖国边疆的安全稳定。那些满怀理想与抱负却反复徘徊在岔路口不敢向前的人们,不要犹豫,勇敢向前迈出步伐,那里将会是一个任你闯荡的崭新天地。作为一名志愿者,不要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