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殊的寒假中,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众志成城,战胜疫情,是华夏同胞们共同的心愿,更是中华儿女共同肩负的责任与担当。疫情当前,理学院全体师生已经做好准备,在各自岗位上奉献自我、传递能量。相隔万里,师生心手相连,共同打响这场不平凡的战“疫”。我们相信,春天的花朵即将开满这片充满爱的土地,春天的暖阳即将照亮祖国每一个角落。
李季锐
理学院统计1601班学生
蓝天志愿救援队的冲锋兵
李季锐,2016年加入了北京海淀蓝天志愿救援队,多次参加国内救援任务。在此次疫情爆发后,他主动申请加入了海淀消毒杀菌行动组。2月3日,消毒杀菌物资到位后,他得到指派任务,立即与队友深入多个社区与单位开展消毒工作。每天早上,他穿好隔离服,带好防护口罩与护目镜,到指派的地点进行仔细的消毒工作。由于防护物资紧张,为了不浪费每一套防护服,他常常一天不敢喝一口水;每当脱下防护服时,都能看到里面的衣服已经全都被汗水打湿。班级同学们关心地询问他辛苦不,他跟同学们这样说,社区的居民与单位的员工们十分期待与欢迎我们到来,每当看到他们开心的笑脸时,听到他们说看到蓝天志愿者感到安心时,他觉得一切都值得。截止到今天,他和队友们累计进行了十几个单位的消毒工作,受益群众几万人。
潘亦歆
理学院统计1702班学生
社区志愿者
当得知疫情后,小时有过医生梦的潘亦歆非常期望自己能够在疫情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年初三,当父亲接到了紧急值班的消息时,潘亦歆也主动申请加入了社会志愿者的行列。在工作初期,她跟随社区组织的防疫志愿者团队清点社区储备物资,挨家挨户登记在住居民,发放出入证,告知疫情扩散情况和防疫期间社区出入的各项规定,为社区登记60岁以上老人发放口罩、消毒液等物资。随着疫情形势逐渐严峻,每天早上一起床,她就打电话询问几户发热在家隔离居民的情况,等所有情况登记在册后,她和保安一起在小区门口检查进入小区车辆和人员的出入通行证,对进入小区的人员登记,量体温。
潘亦歆说,社区防疫是离老百姓最近的一道保障,也是老百姓生命健康最后一道保障。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应该将人民的平安健康放在首位,用自己的力量维护社区的安定。她坚信,只要大家做好清洁消毒,不瞒报不漏报,定能共渡难关。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于梅老师、倪晓明老师、何迪老师
理学院电技1802班、电技1602班、统计1802班班主任
电技1802班主任于老师说,除了保障同学们在疫情时期身心健康外,学习也是不能落下的。对于上学期期末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于老师不仅提醒他们寒假期间要遵循不外出、锻炼身体外,也一一激励他们要利用寒假时间好好学习,努力打牢学业基础,提高学习成绩,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别,为同学们制定了寒假学习提升计划。
电技1602班倪晓明老师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班级里发布今日接龙,询问每个同学的身体情况;如果有学生忘了跟老师汇报自己的情况,倪老师会单独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保证了解到每位同学的情况。与其他年级不同,16级同学们正面临着毕业与就业问题,在特殊时期同学们有担忧、有疑惑,倪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一一答疑解惑,安抚同学们的情绪,为大家加油鼓劲。
统计1802班何迪老师第一次要进行网络教学活动,作为课程“主播”,何老师每天都在认真了解与练习操作授课系统,并与班级同学们集思广益,研究如何才能让下个学期的网络课程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下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班级上有一位湖北籍的学生,这也是何老师在疫情时期最为关注的学生,每日询问了身体情况与心理状态,何老师才会放下心。面对班级同学们在微信上“求推荐书目”、“求学习方法”、“求就业指导”等等五花八门问题,何老师可以算的上是一位可以解答各种问题的“全能教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