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支教助学是件让我快乐的事

发布时间:2023-11-1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周老师,我马上要升初中啦。”打电话的女孩名叫小雪,是广西百色市平果市第五小学的学生。听着电话那头女孩开朗的笑声,周彦伶难掩喜悦之情。

2019年的夏天,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周彦伶报名加入西部计划,成为学校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广西队队长,奔赴广西百色市平果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出发前,志愿者们对西部有诸多想象,但当抵达了目的地,大家的情绪都有些失落,“学校的硬件环境比想象的好很多,他们是不是没有那么需要我们的帮助?”

不过,当周彦伶和志愿者小伙伴们深入了解情况后才发现,这里需要帮助的孩子太多了。对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周彦伶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

除了关注自闭症学生,周彦伶也关注到了困境儿童。“小雪,跟奶奶回家。”某天放学,年迈的奶奶接孙女的场景触动了周彦伶。她了解到小雪因为父亲过世、母亲改嫁,自幼跟着年迈的奶奶和生病的爷爷一起生活。一次家访的机会,周彦伶走进了小雪的家,那是一间8平方米的出租屋,灯光昏暗,做饭吃饭读书都在一个房间。

“一些志愿者主要是送钱送东西,其实除了物质上的支援,孩子们更缺的是精神层面的关爱和支持。”学校同事的一席话令周彦伶深受触动。

周彦伶所支教的小学有不少学生因疾病、隔代养育、亲属寄养、单亲丧亲等问题陷入困境,2020年,周彦伶联合母校校友发起了“含弘班”助学计划,在“广西青空间”易地扶贫搬迁点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开设“含弘课堂”,将有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等实际问题的学生纳入班级统一集中帮扶,通过定期给予成长陪伴和课业辅导,填补困境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缺失。为减轻经济困难家庭的压力,支教团想尽办法筹资,从最开始的说服校友捐助,到摸索做网络主播推销当地土特产,支教团前后筹资5万余元,全部用于困境学生一对一的资助。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周彦伶和支教同学们还一起开办了兴趣社团和兴趣课程。从广播站到播音主持,从足球篮球社团到声乐教学,在学校的支持和支教成员们的努力下,兴趣社团和课程办得如火如荼。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周彦伶和伙伴们心里十分欣慰。

白天上课,晚上就在教室旁的办公室睡下,没有独立卫浴,人生地不熟,气候饮食不适应……周彦伶坦言,面对种种困难,她也想过放弃,但骨子里的不服输和助人的快乐都使她最终坚持了下来:“支教助学是让我快乐的事,我乐在其中。”支教一年,周彦伶与团队在支教地先后承担了38个班级13个科目的教学任务,累计授课达1600小时、覆盖学生超6000人。

周彦伶告诉记者,西南大学曾经有一位支教学长为了带完高中班,延长了几年支教时间,支教结束后直接回老家做了全职教师,这位学长也成了他们的“偶像”。今年她也将硕士毕业,在被问到职业规划的问题时,周彦伶笑着说:“未来我希望继续从事教育事业,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明知答案,但我还是要去做
  • 扎根西部的种子在心中茁壮成长
  • 扎根西部的种子在心中茁壮成长
  • 张梦菲,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学专业,2021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阿拉尔医院。
  • 11-17
  • 活在自己的热爱里
  • 又是一年盛夏,又有一批吉林青年志愿者加入到西部计划的队伍中,他们有志于扎根西部、服务西部、奉献西部
  • 11-17
  • 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 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 在脱贫攻坚路上,他敢于担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无惧无畏。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他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炼自我
  • 11-17
  • 我是一棵扎根边疆的“胡杨树”
  • 在雪域高原上展现西迁新传人的风采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