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支教,爱在彝乡

逐梦青春旅,悠悠彝乡情。近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彝乡云”暑期社会实践队为响应广大知识青年推普助力乡村扶贫的号召,深入凉山喜德县、昭觉县等多个地区,结合建党一百周年的时事热点,为当地学生讲解红色故事,助力其精神层面的脱贫。

在支教活动开始前,“彝乡云”暑期社会实践队通过互联网和线下的走访调查了解到了凉山深处的喜德县和昭觉县,那里存在着地理位置偏僻,和外界沟通不便,师资力量匮乏等情况。经过和学院指导老师以及实践队员的讨论,我们决定在凉山喜德县、昭觉县多个学校、多个年级进行线上支教,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资源互通的优势,扩大我们宣传百年党史、讲解红色故事的范围,也能更好地锻炼实践队员面对不同讲课对象的应变能力。

实践队通过开展前期的准备会议制定了初步的计划和分工方案,为我们进行线上支教做足了准备。线上支教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网络的稳定情况无法确定,好在实践队中负责线下对接的队员用自己的设备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活动的开展有了稳定的保障。在我们前期的准备中,大家对于该如何讲课、制作怎样的课件都积极发表自己意见,虽然我们与孩子们隔着千万里的距离,但是大家并没有因此就消极懈怠,应付了事。

在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中,我们通过网络和不同班级的孩子们见了面,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却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实践队队员讲课的时候,孩子们都非常认真积极,有一个班的班主任在课后和我们交流时提到,“这些孩子都非常喜欢听你们讲课,觉得上了一堂都还不够”,我们这才放下心来,生怕我们的讲课并没有起到效果。

要说这一次“彝乡云”系列支教活动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想应该是责任与担当。在这一次活动中,我作为活动的负责人参与了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有过抱怨,想着自己为什么要参加这个“受苦受累”的活动,但是随着活动的开展,我反而为我之前有过这样的念头而后悔,尤其是在和孩子们接触、和队员们每天一起同心协力合作上课的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我参加这次活动的意义。

经过这次活动的磨练,我更加理解了责任的内涵,即决定好要做一件事情时,就要坚持下去。我在这次执教活动中不仅提高了活动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和作为师范生应该掌握的讲课能力和应变能力,还提高了我作为个体的品德修养。给孩子们讲解红色故事,也提高了我的爱国意识和爱国自觉。

和孩子们的相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这段特殊的线上支教回忆是我不会忘记的。“彝乡云”系列支教活动今年也已经接近尾声,我和实践队中的其他队员的关系也通过这次活动期间的磨合更近一步,白天的支教活动结束后,我们会通过网络聚在一起,除了讨论各自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我们也会分享彼此之间发生的有趣的小故事。

有时间的话我们也会和孩子们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孩子们对于大学生活非常好奇,也问了我们许多有关历史方面的问题,我们也会给孩子们解答。虽然和孩子们不能在线下见面,我们也没有失去和孩子们课后交流的机会,让我们能够看到孩子们更加鲜活的一面,能更好地将历史知识融入进有趣的课堂,推动孩子们历史素养的提高和健康价值观的建立。
时间:2022-06-25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 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 本人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宋佳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的地苏镇进行支教。根据广西项目办的要求,本人
  • 08-04
  • 青春不败 映山红遍
  • 青春不败 映山红遍
  • 7月11日,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后,安徽师范大学“映山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正式踏上了赴往安庆市杨桥镇的旅程,开始了为期十五天的暑期
  • 07-05
  • 支教不分远近,真心难能可贵
  • 支教不分远近,真心难能可贵
  • 我记得曾经看白岩松先生写的书,书中论述了“身边的志愿行动”的重要性。如今我们社会中,太多的志愿者争先恐后地赶往祖国边远地区甚至
  • 07-05
  • 无远弗届,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 关爱留守儿童,展现π递数学情
  • 关爱留守儿童,展现π递数学情
  • 拜伦曾说过:“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拥有青春的时刻,每个青年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主张。
  • 07-05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