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们在路上

响应国家的号召,从7月10日开始,西华师范大学“未来星”暑期支教团队进入四川省仪陇县安溪潮村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支教第一天,我们就遇到挑战。7月10日,南充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天气预警。头天夜晚突降暴雨,早上都没有停歇的迹象。积水淹没街道,开车如行船。学院院长也电话告诉我们要去支教的地方道路路况不明,要我们安全第一,如果持续降雨就延期出发。

大家在群里沟通、讨论,网上查询天气预报,打电话给当地村支书,再三询问确保路况良好之后,我们还是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按原计划当天前往。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午后两点,暴雨终于停歇下来。我们联系好的车子也按时出发。出城以后,一路晴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暴雨,泥石流。路况比想象的好很多,大家都松了口气,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就在我们支教的第五天,仪陇县峰岩村突降暴雨,洪水暴涨,当地村落的房屋被冲垮,那边的领导需要我们派几个人过去安抚小朋友们的情绪。于是大家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措施。因为暴雨,我们住宿的地方也停电了。大家都很担心那个村庄里的情况,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我们于是兵分两路,开始了我们新的一天支教活动。

短短几天的经历让我们头脑中盘旋着《真心英雄》的歌词:“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振兴乡村不是梦

仪陇县是朱德元帅的故里,国家级贫困县。但当我们刚来安溪潮村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是惊艳。因为这和我们想象中的关于乡村的印象完全不一样,没有破败的房屋,没有泥泞的道路。这里的农村道路宽敞,田畴整饬,一排排中式洋房,造型别致,甚至很像我们平时见过的度假村。看来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村子里绿树掩映,路边野花怒放,黄瓜,茄子,番茄......都整整齐齐的挂在枝头,沉甸甸的似乎挂满了生活的智慧。不远处的农家乐的大凉亭下,一群老人在乘凉。悠闲的处世之道,仿佛时间静止,岁月缓慢流淌。头脑里不由得冒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句子,这里俨然就是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草长莺飞的夏天,蚊虫的在恣意地诉说,鸣蝉在高声地奏乐。

在这样一个村庄里,我们仿佛摒弃了俗世里的纷纷扰扰,只想悠然畅快地感受当下,感悟生活,与自然共舞,与天地同在。

几天的支教生活,我们很快发现,乡村凝结了我们太多的乡愁。

村民给我们讲,孩子们大多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上课,并不都是附近村子里的。整个安溪潮村群山环绕,家长们大多用摩托载着孩子过来上课,遥远的距离使得孩子们的学习显得非常不容易。因为地域的局限,很多乡村学子被困在群山之中,甚至一辈子都没能走出去。家长们非常希望孩子们能够真正学到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尽全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给孩子们文化和知识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村里有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孩子们。

所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尽管精准扶贫改变了村子的交通和生活条件,修起了漂亮的新房,但乡村的文化和教育还很薄弱,乡村的产业还需要发展。我们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关爱留守儿童,用知识点燃留守儿童对未来的希望,为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助一份力。因此,乡村振兴不是梦,乡村的明天会更美好。

快乐学习,未来可期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科学课。当支教志愿者老师抱着一些实验器材走入教室的时候,孩子们眼睛立刻放出光芒,小小的身体晃动着,还有些孩子直接喊了出来:“又要做实验啦,太好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化学实验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新奇的东西,所以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当老师将瓶子里的不同液体混合之后,奇妙的反应产生了,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着,露出惊讶的表情。小朋友跃跃欲试,都想尝试着自己做实验。身在井隅,心向星光。化学的魅力在此时完全的展现了出来。

英语照例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课程之一。孩子们每次到得都比老师们早,这让我们十分感动。虽然村里有时因暴雨停电,房间里有点黑,但是孩子们还是兴致高涨。学习之余,他们在“妈妈屋”里玩玩具、看动画书、骑小橡胶马、堆积木、拿着小火车模型玩得不亦乐乎。其实,这样的玩耍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如果不是因为支教的原因,我们又怎么会和村子里的这些孩子们联系在一起呢?大家通过这样一次活动认识了彼此,在交流中成长,在相遇中磨合。对所有志愿者同学来说,我们既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的朋友。我们也从这些孩子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乐观、自信、坚持和勤奋。“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虽然如米粒一般小,但它却不自暴自弃,反而如同牡丹一样开得绚丽多彩。这些孩子也如同苔花一般,虽身处逆境之中,却心怀鸿鹄之志,向往蓝天,渴望飞向更远的地方。

快乐学习,未来可期。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一直在路上。
时间:2022-06-09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 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 本人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宋佳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的地苏镇进行支教。根据广西项目办的要求,本人
  • 08-04
  • 青春不败 映山红遍
  • 青春不败 映山红遍
  • 7月11日,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后,安徽师范大学“映山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正式踏上了赴往安庆市杨桥镇的旅程,开始了为期十五天的暑期
  • 07-05
  • 支教不分远近,真心难能可贵
  • 支教不分远近,真心难能可贵
  • 我记得曾经看白岩松先生写的书,书中论述了“身边的志愿行动”的重要性。如今我们社会中,太多的志愿者争先恐后地赶往祖国边远地区甚至
  • 07-05
  • 无远弗届,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 关爱留守儿童,展现π递数学情
  • 关爱留守儿童,展现π递数学情
  • 拜伦曾说过:“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拥有青春的时刻,每个青年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主张。
  • 07-05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