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开展2025年“读懂中国”活动
5月31日,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开展2025年“读懂中国”活动,团委王雷雨带领学生代表专访了学院老院长杨松涛教授。在与“五老”的深入交流中挖掘、整理、展现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强国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投身强国建设实践的重托和建议。

杨松涛首先强调“五育”在教育体系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内容与实践不可割裂,应作为和谐统一的整体来把握和实施。他从历史和现代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站在历史的角度,五育最先由蔡元培提出,接着他向大家解释了五育的历史意义。并表示五育如今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更符合现代社会和国家的需求,在人才的评价、选拔、培养体系中发挥作用。
在谈到自己教学生涯的收获时,杨松涛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导师,首先就是要把自己的定位找准。不仅要做在专业领域教授知识的良师,更要做在生活上、思想上、行为上提供指导和帮助的益友。他还指出大学生导师应具备因材施教的能力,面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成为学生某个阶段的引路人。他强调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分数,更要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寻找其身上的亮点,体现出他对大学生导师的全面理解。

最后,杨松涛强调,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任务,新一代青年应积极回应时代召唤,拥有过硬的自身综合素质,具备优秀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大学作为青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他指出当代新青年在秉持自强不息,勇于奋斗的同时,也应当致力于成为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和广泛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共同为祖国的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在此次访谈中,师生们深受老院长杨松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忠诚、担当、创新、奉献和团结”的“五老”精神的启发和鼓舞。同学们表示,在未来的学术追求和职业生涯中,他们将恪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将杨院长的“五老”精神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针和动力源泉。立志加强自我修养,勤勉学习,锐意进取,勇敢地迈向未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唐皖欣 吴则孔/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