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炸”出的信任危机
在如今这个智能手机不离手的时代,充电宝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就像贴心的能量卫士,随时为我们的设备续航。可谁能想到,原本带来便利的充电宝,竟会化身危险的“定时炸弹”。罗马仕充电宝爆炸事件,无疑给整个消费市场敲响了一记震耳欲聋的警钟。
那天午后,阳光正好,在广西柳州某高校的图书馆里,静谧的学习氛围被一声巨响瞬间打破。正在专心复习的同学们被吓得惊慌失措,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声音的来源——原来是一位同学放在桌上充电的罗马仕充电宝毫无征兆地发生了爆炸。火苗“噌”地一下窜起,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和刺鼻的气味,现场一片混乱。幸运的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反应迅速,及时用灭火器扑灭了明火,才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爆炸,还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有余悸。
无独有偶,在遥远的日本大阪,一家温馨的民宿里也发生了类似的惊魂一幕。深夜,住客徐先生正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奇怪的声响惊醒。迷迷糊糊中,他发现床头柜上正在充电的罗马仕充电宝竟然起火了,火势迅速蔓延,很快就烧到了旁边的行李箱。徐先生瞬间睡意全无,他慌乱地拔掉电源,试图用鞋子扑灭火焰,可一切都是徒劳。无奈之下,他只能用水浇灭了大火。尽管人没有受伤,但民宿的地板被烧出了一个半平方米的大窟窿,屋顶也被熏得漆黑一片。事后,徐先生不得不赔偿民宿老板8000元人民币,这让他既气愤又无奈。
这些爆炸事故并非个例,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分享自己遇到的罗马仕充电宝问题,鼓包、过热、充电口起火……各种负面反馈如潮水般涌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罗马仕终于坐不住了,发布公告召回2023年6月5日至2024年7月31日生产的三款型号移动电源,共计491,745台。本以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没想到却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麻烦。
召回过程中,顺丰、京东等快递企业出于安全考虑,纷纷拒收召回的充电宝,只有邮政部分受理,还对电量做出了严格限制。罗马仕提出的“自行无害化处理”方案,也就是将充电宝在盐水中浸泡24小时,更是遭到了消费者的质疑,大家觉得这不仅危险,操作起来也十分复杂。与此同时,罗马仕的客服与售后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官网电话打不通,电商平台客服也只是机械地回复,对消费者的退款申请置之不理。许多用户按照要求完成了召回流程,却迟迟拿不到退款,这让他们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投诉量也随之急剧增加。
罗马仕充电宝爆炸事件,绝不是简单的产品质量问题,它背后反映出的是整个充电宝行业的乱象。电芯作为充电宝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安全性。可一些不良供应商为了降低成本,不惜偷工减料,甚至违规替换电池隔膜材料,这无疑给充电宝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安普瑞斯作为罗马仕的电芯供应商,就因违规操作,导致多个品牌的充电宝受到牵连,安克、绿联、倍思等品牌的部分产品3C认证也被暂停,安克更是召回了71万台充电宝,全球累计召回超200万件。
从生产环节来看,部分厂家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检测。一些三无充电宝充斥市场,这些产品内部线路设计不合理,缺乏必要的过充、过热保护机制,就像一颗颗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而在使用环节,消费者的不当操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充电宝的安全风险。比如长时间充电、在高温潮湿环境下使用、用劣质充电线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都可能成为引发爆炸的导火索。
此次事件也给监管部门提了个醒,必须加强对充电宝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标准,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绝不能让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作为消费者,我们在选购充电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选择有3C认证的正规产品,切勿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同时,还要注意正确使用充电宝,避免过度充电、碰撞和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罗马仕充电宝爆炸事件,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充电宝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希望通过这次事件,企业能够重视产品质量,监管部门能够加强监管,消费者能够提高安全意识,共同为我们的生活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 。
作者:张亚亚,张亚倩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