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谢衡)5月23日午后,南通大学雷锋精神研究会联合崇川区凤凰社区团委,在凤凰莱茵苑翰林莱茵双语艺术幼儿园,为新业态群体子女定制“传统文化润童心”主题关爱行动。活动以“沉浸式文化体验”为核心,通过“数字绘本共读+端午民俗实践”双线并行模式,让70余名儿童在趣味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本次活动创新“科技+传统”融合路径。数字绘本阅读环节,志愿者依托智能互动设备,将《西游记》经典章节转化为可视化情境课堂。当讲解“二郎神追捕孙悟空”情节时,孩子们争相举手续写剧情,“龙宫借宝”“三打白骨精”等童声应答接连不断,现场洋溢着求知热情。端午文化课堂则通过动态视频解析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搭配“粽叶手工DIY”实践操作,让千年民俗与现代教育手段碰撞出新火花。
活动现场设置多元文化体验关卡。“端午知识挑战赛”中,少年儿童踊跃竞答屈原生平、端午习俗等问题,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储备;传统投壶游戏环节,小选手们手持箭矢、专注瞄准的模样,引得围观者频频点赞。志愿者团队还为每位孩子系上寓意吉祥的五彩手绳,让文化传承以“可触摸、可感知”的方式融入童年记忆。
“考虑到新业态家庭的工作节奏,我们特别设计‘弹性服务+数字创新’模式。”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关爱计划已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后续将推出“周末非遗小课堂”“夜间故事直播间”等特色服务,同步提供学业辅导与心理健康陪伴。活动现场,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建“移动家长服务团”,通过定期入户走访,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关怀网络。
图为本次活动合照。阚宇凡摄。
作为南通市“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范本,本次活动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与科技赋能手段的有机结合,既精准回应了新业态群体子女的家庭教育需求,又探索出年轻化群体传承文化基因的新路径。数据显示,项目启动以来已累计服务新业态家庭子女120余人次,成功搭建起高校实践育人与社区治理创新的双向赋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