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之乡,四川盐源》
盐源苹果主产区均在海拔2300米~2600米之间的盆地内,具有多日照、半干旱的冷凉高地气候特征,具有四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无霜期长、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以及雨热同季、日照充足的立体气候特征。栽培区气候受西南季风气候影响,具多日照半干旱冷高地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无霜期长,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立体气候典型。区内年均温12.5℃,一月均温5.1℃,7~8月均温17.5~18.2℃,年日照2571小时,无霜期209天,年降雨822.9毫米。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上,年蒸发量2352毫米,苹果着色期日照率在65%以上。在苹果成熟昼夜温差大,8~10月份昼夜温差达15~20℃,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截止到2012年,盐源保留的主栽品种有‘富士’‘金冠’‘嘎拉’‘元帅’‘津轻’等品种。 [5] 截至2013年,“盐源苹果”种植面积达25.2万亩(其中国家级示范园区18.6万亩),产果面积达21万亩,产量7.2亿斤,实现产值7.56亿元。涉及卫城、双河、下海、梅雨等10个主产乡镇,从业果农7.8万多人。苹果产值超千万元的专业村和李家顺等收入近百万元的一大批苹果产业增收示范户。2017年盐源县新种苹果3.4万亩,总面积达35.1万亩。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盐源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四川省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51%和65%,苹果从业人员达9.8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7.58%。2022年全县苹果总面积为42.2万亩,年产量60万吨,产值30亿元。据统计,盐源苹果产业带动种植户19860户,户均增收110775元,脱贫村苹果种植面积17860亩,涉及22个村,带动1488户脱贫户,户均增收21505元。苹果产业生产经营中,劳务用工带动全县苹果主产区周边和移民村脱贫人口增加劳务收入5亿元以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盐源小苹果如今已然成长为富民增收的大产业。如今在盐源,以苹果兴县富民的梦想正逐渐变为现实,苹果已成为盐源县果农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之一,成为全县从业人数最多、收入最稳定、效益最好的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