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家乡红色足迹,树青年坚定信仰
为传承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外国语学院红色革命文化调研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利用假期前往家乡红色革命遗址,追寻身边的革命故事。


“大冶兵暴”起模范,奠定发展好基础
8月2日上午,小队成员石炳琴前往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兵暴旧址了解发生在她身边的红色革命文化事迹。旧址位于大冶市大冶大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冶兵暴”是1929年12月国民革命军组织发动的起义,与中共地方党组织密切配合,为党在大冶地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土地革命时期影响甚大,被中央军委评为“模范兵暴”。“大冶兵暴”中的年轻指导员及年轻战士,为了革命理想不畏牺牲、勇于斗争,正是因为他们的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持之以恒地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在青春赛道上奋勇争先,跑出新时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秀丽青山埋忠骨,灿烂光辉照后人
8月6日上午,小队成员韩寅前往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荆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烈士陵园内松柏青翠,庄严肃穆,镌刻着英雄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巍然矗立,象征着革命烈士能吃苦、能忍耐、能战斗,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在烈士纪念碑后,刻有这样一句话:“弘扬烈士艰苦创业精神,激励教育后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现在时代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应当不怕苦、不畏难,扛起肩上的重任,展现青春激昂风采,写出无悔青春华章。

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
襄阳烈士塔是为纪念解放襄樊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及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襄阳的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烈士而兴建。8月6日下午,小队成员刘静雯前往湖北省襄阳市革命烈士塔参观。烈士塔塔身刻有先辈们的事迹,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苦难经历,也记载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勇敢和坚定。没有人天生英勇,只是选择了无畏;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生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也应奋勇争先,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新时代的小英雄。

长征出发创伟业,追寻足迹忆峥嵘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是以少胜多、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光辉战例。8月6日下午,小队成员秦瑞丹同学前往武汉市辛亥革命博物院及四渡赤水纪念馆参观红军长征旧址。参观过程中,展厅中一件件历史展品似乎在述说一桩桩大事件,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长征已成历史,征途仍在脚下。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们要坚定教育情怀、提升专业素养,为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在教育强国的伟大征途中贡献青春力量。

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次探寻红色之旅,小队成员重温了党的光辉历程,对中国革命伟大进程有了真切的认识。在结束了一天的探访后,小队成员们召开线上会议相互讲解家乡红色文化遗迹,分享收获。他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将从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坚定奉献和服务的信念,坚守师范生的责任与担当,以真情感应时代脉搏、在实践中锤炼青春本色,用实际行动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