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新时代“绿领”青年唱响“兴农歌”

发布时间:2023-08-2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绿领”青年在推动乡村振兴以及实现青年价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青年推进乡村振兴与大学生基层就业两个国家战略的互动对接。为深入了解新时代“绿领”青年助推乡村振兴的现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尘益山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5日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开展调研活动。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于2022年6月被列为全省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现已成为湖北省“绿领”青年主要聚居地之一。基于此,尘益山河团队围绕“新时代‘绿领’青年助推乡村振兴的现状与路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及参与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深入红安县人民政府、红安县农业农村局等多个单位及杏花村、蔡家塆、马家岗、隗店村、七峰村、祝楼村等若干村庄展开调研。团队针对当地干部和“绿领”青年进行了多场面对面访谈活动并成功收集400余份调查问卷。
采访政府干部——了解发展现状
调研伊始,团队来到了红安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与相关负责人张主任及袁书记进行了访谈交流,初步了解了当地的县校合作模式及产业发展现状,并在其帮助下进行了下一步活动安排。随后,团队依次访谈了红安县人民政府、红安县杏花乡人民政府、红安县农业农村局、红安县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对红安县及周边乡镇的人才引进、人才培育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大致了解。在访谈过程中,团队了解到,红安县为进一步促进当地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颁布了众多相关的人才政策,同时开设了人才孵化基地,实行了“能人回乡”等计划。另外,在产业发展方面,团队了解到了红安的基本产业模式——“1+5”产业模式,即以红苕产业为主,带头发展当地其他产业,拉动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团队也了解到,当前红安县在农业发展方面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和从事农业的人员返乡的积极性等。对此,相关人员表示农业人才缺乏,农民和回乡人才积极性不高,已然成为当地发展农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走近“绿领”青年——聆听真实诉求
接着,团队联系到了博岸情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始人陈洋。作为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他不仅是当地“绿领”青年中的杰出代表,更是湖北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陈洋先生热情地接待了团队成员,并带领成员参观了博岸情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参观过程中,陈洋向团队成员展示了公司的优质红苕农产品,并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创业团队从创建博岸情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到建立博岸情电子商务公司的艰辛过程以及公司所做出的贡献和获得的荣誉。另外,陈洋先生还向团队成员表明了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如资金有限、人才缺乏等难题。提到未来规划,陈洋先生表示,单靠鲜苕销售还远远不够,合作社将陆续开发红苕酸辣粉、自嗨锅、红薯酒等20余款深加工产品,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为家乡农产品代言的队伍中。
深入红安民众——把握青年影响
团队成员还来到红安县杏花乡杏花村、城关镇七峰村、华家河镇祝楼村等十余个村庄,面向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发放问卷,从群众视角探寻“绿领”青年的影响。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村民普遍期盼有更多的青年人才来到乡村,十分认可“绿领”青年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对乡村振兴充满信心。如当地村民王叔叔说道:“我们企业的带头人就是“绿领”青年的杰出代表,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当地民众都很感激他。”但与此同时,村民填写的问卷答案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乡村基础设施、薪酬待遇等方面的不足是人才不愿来乡村、乡村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原因。
本次调研活动使团队成员全面地了解了红安县绿领“青年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情况,深刻地领悟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的道理,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深入调研奠定了扎实基础。尘益山河团队会继续以积极有为的姿态去到田间地头,不畏艰苦,脚踏实地,不断在乡村工作中磨炼自己,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作者: 陈晓菁 张荣菲 来源:尘益山河团队
  • 红色记忆:寻找家乡的红色印记
  • 红色记忆:寻找家乡的红色印记
  • 家乡是我们情感的归宿,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不论在何地,家乡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红色文化印记,如革命烈士的纪念馆、红色革命遗址、抗战
  • 08-22
  • “童心童行”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