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子三下乡实践
2023年电(通讯员 丑欣雨)
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改善农民生活现状,乡村生态环境,东北农业大学“寰宇穰穰 稷禾泱泱”团队通过窗花、稻草人玩偶、文具、花灯等文创设计来促进农村发展,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窗花(如图1)是剪纸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的非文化遗产,该艺术历史悠久,每逢过节婚宴便将窗花贴在窗户上,映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团队设计了与农业方面有关的窗花作为产品之一。该窗花的内部的主体轮廓是由两个三角形重叠形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表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的号召,其中一个三角形由水稻构成,突出了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外轮廓的中心是一个同心结,暗示人民团结加速乡村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其他由次要经济作物小麦包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结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美好的结果。
五谷丰“灯”(如图2)这个名字与五谷丰登谐音,暗示了团队对年成好、粮食丰收、风调雨顺的美好祝愿,选用花灯作为该产品。花灯又名灯笼,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主要作用为照明,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以来重要娱乐文化,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花灯分为很多类,该产品采用的是简化的宫灯,共六面,其中五面分别画上人类生活中的主食稻、粱、菽、麦、黍,最后一面题上团队的名字“寰宇穰穰 稷禾泱泱”。
1.窗花。

2. 五谷丰“灯”。
农耕文化是我国的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寰宇穰穰 稷禾泱泱”团队在不断走访、参观的过程中对农耕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使农耕文化的价值更好地展现,团队成员思考使得农耕文化的价值实现方式创新化并获得以下经济效益
1、将所拥有的有关农耕文化的录像进行剪辑,制作出一份专题宣传视频,并且借助b站、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宣传,提高农耕文化的影响力,通过播放流量等获得相应利润。
2、制作农耕文化的公众号推文,以介绍和宣传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同时包含对农耕文化馆、展示馆、体验园和文化墙绘的拍摄记录内容以及拍摄的照片。文章将争取在更有宣传力度的公众号及中台上进行发表,推送农耕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根据实践过程及实践研究成果撰写新闻稿及论文等,获得相应利润并提高知名度。
3、制作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海报及宣传PPT。顺应国家非遗文化传承理念,推动非遗活态传承。通过在各个高校及地区宣讲获得利润。
4、将农耕文化带向世界,联系部分中小型企业,争取与其产品进行联名生产,扩大品牌效应,提高农耕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后植农耕保护传承的土壤。通过在淘宝、拼多多、京东等平台上售卖企业生产的产品获得利润。
目前团队与拼多多合作在亚马逊电商APP流通即在国内网商平台售卖产品,营业额达2万9千余元,在亚马逊跨境电商售卖产品,营业额达 2000 余美元(约人民币 1.5 万元)。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收获很大,不仅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且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此次实践活动感受到农民的热情,这正是对团队服务和工作的认可,于团队成员而言,也是自己对知识运用到实践,能力提高的体现。
“寰宇穰穰 稷禾泱泱”团队此次活动是为了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响应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发展。
作者:丑欣雨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