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是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江南民间文学艺术。其蕴含的审美情趣和信仰习俗,为吴地一代民族价值观及精神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存吴歌有三大支流脉系,分别为芦墟山歌、白茆山歌及河阳山歌。而河阳山歌,便是本次苏州科技大学“吾悦吴声”暑期实践队的考察目标。
2023年7月10日,“吾悦吴声“考察小队来到张家港凤凰山脚下的河阳山歌馆,进行实践调研工作。河阳山歌馆是一家专门保存、传播吴地山歌的博物馆。调研团队首先整体参观了山歌馆,对河阳山歌的历史、传承现状、凤凰山附近民俗风情进行了初步了解。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河阳山歌具有着6000多年历史,其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古代神话、英雄故事、恋爱民俗等多方面内容,尤以情歌为妙。在凤凰山地区居住的居民们在生活中在不仅父母辈的传诵中习得民歌,还能自创民歌。于是,悠扬的山歌代代相传,不间断的民俗、神话也被巧妙地保留下来。在博物馆内,考察小组成员参观了民俗风情馆,了解在河阳山歌中传承的旧时凤凰山习俗。如晒书节、结亲仪式、吃状元糕等。并且,自民国时期开始,便有用文字记录山歌以及曲调,编篡成册保存的传统。在河阳山歌馆内保存的《河阳山歌抄本》中就能略知一二。建国后,新式的生活习惯、风俗逐渐改造了凤凰山地区。因此,一些新调山歌就此而生。内容也从传诵传统故事变更为大量地记录劳动生活。除此以外,河阳木雕、河阳线钩、河阳糕团等一系列内容被新编进民歌中,与时俱进,传承凤凰山的独特记忆。
在团队成员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还有幸采访到了两位能够吟唱山歌的工作人员。两位阿姨都是凤凰山下土生土长的居民,在父母辈的指导下习得了唱山歌的本领。两位阿姨在现场为调研团队成员展示了几段吴语民歌,还热情地为队员讲解河阳山歌以及其背后的故事。阿姨们坚持“好山歌唱出好风情“的标准,不仅可以演唱老式山歌,更能展示自己创曲设词的新山歌。在阿姨们悠扬清亮的歌声中,调研队员仿佛置身于朦胧的水乡幻境,真切地感受着山歌中那些动人的亲情,调皮的爱情以及令人向往的友情。
河阳山歌,作为吴地最有代表的民歌支流之一,在现代的发展洪流下坚守着水乡人民的精神天空。歌中或传唱着先秦时期上古歌谣的“弹石、飞土,嗬哟嗨”,或是唐宋时期的“七月嫁,饮佳酿”,亦或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红星闪闪照凤凰,点点星光耀家乡”。这些朴实无华的歌词中寄托着千百年来吴地人民的勤劳、善良、勇敢和活力,折射独属于中华儿女的智慧之光。近年来,苏州市政府携手张家港凤凰山地区特有的民俗资源,打造了四景、六点一体的凤凰山特色旅游文化区。以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突出现代化保护,为非遗保护与特色旅游、文创产业、乡村振兴互融互促,打响具有广影响力的地域性文化品牌。而河阳山歌,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中,被请进特色博物馆、中小学课堂,甚至还走出江苏省,前往云南进行“民歌比拼”。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河阳山歌几经迭代,自觉融入现代中华现代文明建设,以其“声声不绝”的魄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见证着中华大地的沧海变迁。
声动奇迹,声暖人心。在本次调研实践活动中,队员们身临其境地了解、体验、感受到了河阳山歌的独特魅力,将为成员们提供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吴地历史的珍贵机会。在研究和展览的过程中,成员们将全身心投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在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方面发光发热。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将会以实地调研获得的成果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传播、分享,与传统民歌一道携手,共同仰望同一片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