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进培长博物馆,用报考古

      在鄂西北大山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痴迷收集珍藏党报、党刊38载,退休后他创办了湖北省首家民办报纸博物馆,以集报藏报为媒,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党的丰功伟绩,传播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他就是中国农业银行十堰市茅箭支行退休干部、十堰市“程培长报纸博物馆”馆长程培长。6月2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1人赴培长报纸博物馆考古。
      实践队员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内珍藏着很多的报纸。讲解员向实践队员讲解程培长爷爷的故事,说道:“当初程培长爷爷收藏报纸是因为自己的文学梦。1981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给《湖北日报》《郧阳报》等党报党刊写稿、投稿,因接触报纸杂志多了,慢慢觉得报纸杂志记载的是社会发生的大事,每份报纸背后都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都是ー个时代的烙印,如果能把这些报纸收藏起来,若干年后再阅读,那就是对历史的回味和鉴赏,从那时起,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就被集报藏报所占用,一恍就是38年。”随后,讲解员向实践队员介绍了一些报纸的背景。

      讲解员讲解完毕后,实践队员开始参观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各类报纸琳琅满目。展品有珍稀的创刊号、特刊号、号外、停刊号、复刊号、异型报、金箔报、银箔报、3D报等,包含《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晋察冀日报》《陕南日报》《北平解放报》《湖北日报》《红色中华》等,记载着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求解放、豪情满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是1745年的线装《邸报》,以及1879年的《申报》、1889年的《京报》。

      实践队员来到培长博物馆考古受益良多。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报纸已经淘汰了,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在家里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但是报纸却承载着老一辈人的回忆,就如程培长爷爷一样。报纸不仅承载着他的回忆,而且也是他的珍藏品。随着报纸博物馆名声越来越响,不少人前来参观学习,有的商请联办活动,还有邀请程培长前往兼职交流。每有接待,程培长总是不厌其烦,承担全程讲解任务。他常说:“其他都是次要的,重点是,我是老党员,要把红色精神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编辑人:李傲)                                                                                                                                          
时间:2023-07-13 作者:李傲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关注:
  • 放马坪的故事
  • 放马坪的故事
  • 十堰的历史气息藏在一条条街巷里,它们承载着这里的记忆,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十堰的街巷有说不完的故事。6月2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
  • 07-13
  • 走进培长博物馆,用报考古
  • 走进培长博物馆,用报考古
  • 在鄂西北大山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痴迷收集珍藏党报、党刊38载,退休后他创办了湖北省首家民办报纸博物馆,以集报藏报为媒,宣传党的方
  • 07-13
  • 五育并举致青春 携手奋进新征程
  • 五育并举致青春 携手奋进新征程
  •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汉江师范学院“童心童行——助力
  • 07-13
  • 汉江师范学院:诵读爱国诗歌,争做博学少年
  • 访浏磷旧址,忆青葱岁月
  • 访浏磷旧址,忆青葱岁月
  • 7月10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赴浏阳市永和镇乡村振兴文化艺术服务团开展了对浏阳磷矿产业历史的调研。
  • 07-12
  • 安徽理工大学“倾筑”服务团——筑梦启航三下乡,助力乡村振
  • 汉师学子三下乡:声入人心,推普助振兴
  • 汉江师范学院“童心童行——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小分队: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