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剧是广西主要地方剧种,大约发端于明代中叶,历史悠久,在广西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2006年5月20日,桂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桂剧就曾因为剧目陈旧、形式粗糙而没落,后经唐景崧、欧阳予倩等艺术家改革而得以新生。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大众的娱乐方式越发丰富,桂剧又因为没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日渐淡化在大众的视线中。且因为传统流失,人才断档,剧目和技艺失传,民间演出举步维艰等原因陷入濒危境地。
为了促进非遗桂剧文化的传承,让桂剧搭上时代发展的快车,上海海洋大学桂韵风华小分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助力桂剧传承。
如今,新媒体平台正兴起一股戏曲风潮。桂韵风华团队成员也抓住这一潮流,在“桂韵风华”抖音账号上发布相关视频宣传非遗桂剧,在直播间开设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桂剧科普小课堂,讲解桂剧小知识。同时团队也邀请非遗桂剧传承人进行助力,讲述他们的桂剧学习之路,表演经典桂剧片段。
除此之外,团队还通过“桂韵风华”微信公众号平台和小红书宣传桂剧文化,进一步拓展平台宣传面。团队发布了“桂剧文化之旅”“桂剧知多少”等一系列软文,将桂剧与当今网络热点相融合,引领读者了解桂剧文化。
(图片1、2、3)
线上线下齐发展,在线下团队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团队以《三百年》《拾玉镯》《人面桃花》等经典桂剧剧目人物为原型,设计出多个桂剧卡通人物形象。同时团队将“桂剧之乡”灌阳县的特色农产品,灌阳雪梨、黑李等融合桂剧服饰元素打造了原创水果IP形象,设计出可爱活泼的“桂小萌”系列吉祥物。以这些形象为基础,团队开发出一系列桂剧文创产品,如创意桂剧书签、拼图,桂剧精美文具礼盒,“桂小萌”系列盲盒等,让桂剧通过文创走进大众生活,变成可感、可触、雅俗共赏的互动体验。
(图片4、5)
让桂剧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团队希望将桂剧深厚的文化底蕴传递给更多的人。接下来,团队成员将继续探索桂剧发展新模式,助力非遗桂剧的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