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村系
九重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870户,3277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876人,土地面积2700亩。九重村系
九重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870户,3277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876人,土地面积2700亩。
九重原名九重院,历史悠久,相传
元朝末年
皇室一脉避难南下,卜居此地,以王为姓,已有500多年历史,发展至今融合了皮、孟、张、刘等姓,
蒙古、汉、回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全村以农为主,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等兼顾的林果、养殖等。在党富民政策的指引下,经济快速发展,村民经商务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内企业有“兴达冶炼”、“九富冶炼”、“迷王制衣”,村情村貌有了较大改变。
南水北调干渠绕村而过,为九重的发展又一次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下一步,重点发展以蒙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大力唱响“渠首”品牌,提升九重在河南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展望未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九重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二、实践过程及方式:7月14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徒步对九重村进行参观和调查,据队员走访调查,九重村有一个村党群服务中心、2个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村内有小学和幼儿园各一所。村内有五个超市,能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采购所需。村内路面基本都为水泥硬化路面,解决群众出行问题。7月14日下午,调研队员向9个村民组27户村民下发放27份调研报告,最终收取27份,就九重村村村民饮水和用电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分析,居民饮用水为深井水,9个村民全部通组入户用上自来水。全村通动力电率达到90%,户户通电率达到100%,全村照明、生产用电能够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
7月15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在村镇负责人的带领下,深入各家各户,了解当地的扶贫政策,大力向当地居民宣传农业,科普,环保知识,同时把最新的实时动态一起分享,时刻关注民生,用科学的知识来指导农民农业生产。7月15日下午,我们走访了当地的环保部门,同相关人员一同监测了当地的河流水质监测,制作出水样调查表。以及回收废旧电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动员人民群众到环保行列里来,一起清扫公共场所,同时在公共场所及垃圾多的地方张贴宣传单。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乡村振兴策略九重镇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确定目标任务,发挥职能作用,主动担当作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财政投入,转变支持方式,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为推进九重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资金使用安全有效,一是制定了美丽乡村、农村环境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进项目资金监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的要求,设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重点投向乡村振兴各领域。三是精准把握方向突出支持重点,通过“一卡通”,直接向农民拨付各惠农富农补助。围绕推进“一村一特”产业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心得体会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质量发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没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质的大学生不断助力当地发展,经济想要实现突飞猛进难以为继。因此,破解偏远农村发展的瓶颈,就要不断发挥大学生的作用,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要积极打造可以让大学生施展才能够的事业平台。很多农村地区,产业都比较落后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去了很多农村也难以有所作为。很多大学生到了这些地方甚至有种被埋没、甚至最终被荒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解决,往往就会导致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人才的匮乏问题必将长存。在一些农村地区,大学生来到这些地区,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破解农村地区人才的问题,还是要不断发展事业平台,让大学生来到农村不会觉得是“游一游”。
大学生,是社会改革发展的财富,更是社会精英人才的重要组织部分。干事创业,需要人才的不懈奋斗,更是需要大学生不断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努力。乡村振兴,这是十九大国家的战略部署,是保证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作为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大学生的不断助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