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硕5281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以“体验非遗传匠心,坚定自信扬国粹”为主题的系列团日活动。支部成员先后对话非遗艺术大师、寻根千年秦腔古韵、亲制传统手工艺品,完成了一场从思想启迪到实践感悟的深度文化探索。
活动首站,支部成员来到了金涛烙画艺术馆,拜访著名青年烙画艺术家李涛老师。李涛老师热情地带领同学们参观了他的代表作,并从一幅幅精美的烙画作品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汉字的演变历史,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华夏文明在方寸之间的传承与流变。
在随后的专访环节,李涛老师分享了他从热爱到坚守,将传统烙画与现代商业、公共艺术相结合,让古老技艺“活”在当下的创新历程。他特别寄语交大学子三点期望:一要坚守自学,不轻易半途而废,相信量变会引起质变;二是年轻人不但要有智商,更要有情商;三要多体验社会生活,积累生活经验。情真意切的分享,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深共鸣。
寻根秦腔:触摸古老剧种的厚重文脉
带着从李涛老师处获得的启发,支部成员于当日下午来到了陕西秦腔艺术博物馆。参观时,同学们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戏服、乐器、手稿和影像资料,系统了解了秦腔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色。从慷慨激昂的唱腔到程式化的表演,秦腔作为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让同学们叹为观止。
亲制匠心:体验指尖传承的技艺之美
理论认知最终需落脚于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支部成员走进了非遗体验馆,重点体验了漆扇的制作技艺。在非遗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动手,学习如何在扇面上调漆、晕染,勾勒出独属于自己的图案与纹理。大家不仅体验了漆艺的奇妙,更在老师的鼓励下,尝试用毛笔在成型的扇面上题字,将现代青年的审美与思考融入传统工艺之中。独一无二的漆扇,成为此次非遗之旅最生动的纪念品。
此次“非遗文化体验之旅”是硕5281班团支部“最佳团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话-寻根-实践”的系列活动闭环,支部成员不仅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和个人实践中,激发了内心深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交大学子,将自觉担当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的语境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