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育家精神,传承内在力量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灵魂支柱,它蕴含着崇高的价值追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张桂梅老师的事迹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她扎根边疆教育四十余载,创办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用瘦弱的肩膀托起大山女孩的求学梦想。在她身上,我们看到教育家精神首先体现为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坚守。这种热爱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历经岁月淬炼的永恒信念。
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求是立德树人、无私奉献。张桂梅老师始终将育人放在首位,她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她常说:"一个女孩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深远意义。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她省吃俭用资助贫困学生,甚至拖着病体坚持工作,这种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正是教育家最宝贵的品质。同时,教育家必须具备开拓创新的勇气。面对重重困难,张桂梅老师创造性地提出"家访劝学"模式,走遍大山深处每个村落,用真诚打动家长,让上千名女孩重返校园。
当代青年传承教育家精神,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青年人需要像张桂梅老师那样保持教育初心,认识到教育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塑造灵魂的神圣事业。其次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教育是慢工出细活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张桂梅老师用四十年的坚守告诉我们,教育奇迹往往诞生于平凡的坚持之中。青年人应当学会在挫折面前不轻言放弃,用时间证明教育的力量。
具体到行动层面,青年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深入基层,了解教育现状。只有像张桂梅老师那样走进学生家庭,才能把握真实需求。二要创新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三要注重师德修养,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而非师范专业的青年也可以通过支教、助学等方式参与教育公益,用实际行动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家精神的传承还需要制度保障和社会支持。政府应完善教师待遇政策,让优秀人才安心从教;媒体要传播正能量,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学校要建立导师制,让年轻教师在前辈指导下成长。张桂梅老师曾说:"我活着就是为了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这种将个人价值融入教育事业的崇高境界,正是当代青年最应该学习的精神财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家精神的火炬需要代代相传。青年人要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既怀抱教育理想,又脚踏实地耕耘,在各自岗位上践行教育家精神。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将教育视为终身追求,我们的民族就拥有了走向复兴的最坚实根基。教育家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将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照亮更多求知若渴的心灵。
作者:朱丽伟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