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社纪念馆
法韵厚植爱国信仰,赓续觉悟时代薪火
当小队踏入觉悟社纪念馆,便仿佛踏入了那个风云激荡的觉醒年代。馆内庄重肃穆,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泛黄的照片,静静诉说着百年前的热血与抗争。五四运动时期,周恩来、邓颖超等青年先驱在此汇聚,他们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成立觉悟社,旨在唤醒民众、革新思想。觉悟杂志原稿,承载着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像,重现了青年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而振臂高呼的场景。这些历史印记,成为探寻爱国初心的源头,也为小队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坐标。
我队成员在觉悟社前的合影。张益通供图。
以《爱国主义教育法》为指引,小队深入剖析了这段历史与当代法治精神的紧密联系。法律条文中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应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而百年前青年们 “革新、革心” 的呐喊,正是这种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法》,小队深入探讨了周恩来在觉悟的宣言中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这一主张不仅体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对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责任担当,更与当代法治精神中维护国家主权、保障人民权益的理念一脉相承。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和法律条文的对照分析,小队深刻认识到,依法爱国、明责笃行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价值追求。
觉悟社成员合影。张益通摄
结束了在觉悟社纪念馆的学习与研讨,我们即将离开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先辈热血的地方。纪念馆门口设有留言区域,大家怀着澎湃的心情,纷纷拿起纸笔,想要留下此刻内心最真实的感悟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三位铸魂感悟初心,一体践行总理精神
踏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馆内丰富的展品、详实的史料,生动地展现了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在 “人民总理周恩来” 展区,小队沿着周总理的人生脉络,从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少年壮志,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南昌起义、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民族解放建立不朽功勋;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总理长达 26 年,为国家建设、外交事业呕心沥血,真正做到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一幅幅历史照片、一封封珍贵家书以及复原的工作场景,小队深刻体会到他将党的事业、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高度统一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在邓颖超同志的展区,小队了解到她从青年时期就投身五四运动,积极探索妇女解放之路,而后在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建设等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与周总理携手同行,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下,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终身。通过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学习,小队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党精神的神圣使命。要以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为榜样,将他们的爱国爱党情怀、无私奉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学习和工作中,勤奋努力,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要积极传播这种精神,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伟人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周邓纪念馆内介绍。张益通摄
南开中学
深耕日常教育厚土,培育强国时代新人
作为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中学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与总理的青春足迹。我们踏入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深入探寻周总理在此处的成长历程与不凡经历。在学校的校史陈列馆,丰富的图文资料和珍贵的文物展示,将周总理的生平画卷徐徐展开。从他初入南开时的青涩少年模样,到心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远大抱负,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展现出的卓越领导才能与爱国情怀,无一不让我们深受触动。同学们专注地聆听着讲解,透过这些历史的印记,仿佛穿越时空,与总理的青春岁月紧密相连。随后,我们参观了总理曾就读的教室和宿舍,那些陈旧却充满故事的桌椅床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他在艰苦环境中仍坚持刻苦学习的坚韧精神。他在南开求学期间,不仅学业优异,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创办刊物,传播新思想,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奔走呼号。
周恩来总理在南开中学的题字。张益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