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青年大学生只有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才能更好把握当下、赢得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机遇。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也在四川谱写了气势宏伟的豪迈华章。
走革命先烈走过的路,到革命先烈战斗的地方。7月12日,实践团一路南下,从兰州到四川,历时四个小时,实践团踏上了这片充溢着红色革命文化的土地,开启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
青山无语,丰碑永存。7月13日实践团来到成都市十二桥烈士陵园参观。实践团成员在陵园内认真学习十二桥惨案发生情况,随后在墓碑前默哀。彼时,阴雨绵绵,伫立在墓碑前的队员们,心中更添了几分沉重。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在黑暗中撕破重重险阻,用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诗史。实践团成员感悟革命先辈们矢志不渝的坚守精神,录制微党课《忆峥嵘岁月——十二桥烈士惨案》。

为有牺牲多壮志,英魂永驻在人间。7月15日实践团来到了位于雅安蒙顶山山顶的百丈关战役纪念馆,队员们一路拾级而上,行走在革命遗址之间,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在陈述着当年的烽火硝烟。茶园边写着“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的字碑,是革命战斗胜利的宣扬;蜿蜒曲折的山路,见证了红军战士们跋涉的险阻。雨雾中,队员们开启登顶之旅,沿途山势险峻,昏暗湿滑的小山路,更让队员们感同身受当年先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作战的不易。每一步的向上,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队员们一边攀爬,一边交流着自己对红军精神的感悟。有的队员讲述着红军战士们在百丈关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有的队员则感慨于先辈们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在攀登的过程中,大家还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周围的革命遗址,想象着当年红军战士们在此浴血奋战的场景,心中的敬意愈发浓厚。

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团有幸聆听了讲解员讲述百丈关战役的历史,各位队员再一次感受到这场战役的惨烈和悲壮。在应对敌人十多个旅反扑的过程中,广大指战员忍着疲劳寒冷在山谷、烂田和松林中与优势之敌展开浴血苦战,子弹打光了,就与敌人反复进行白刃搏斗。有的战士手臂被打断了,就用牙齿咬着拉火索将手榴弹拉响,与冲到身边的敌人同归于尽。经过七昼夜的激战,虽然毙、伤敌15000余人,但红军伤亡也近万人,损伤惨重,主力受挫,主阵地丢失,被迫于21日撤出百丈,是南下以来最剧烈的一次战役。
实践团队员邱淑梅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当我站在这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的土地上,面对着山下日新月异的雅安市,我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这份爱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革命精神的敬仰。它激励着我们珍惜当下,奋勇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份爱将我们与祖国紧密相连,也提醒着我们时刻要保持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不忘历史,铭记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广大青年朋友们学习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山河万里寻绿脊,长征跋涉握红旗。7月16日实践团来到石棉县安顺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从雅安市区到石棉县走高速需要三小时,团队成员们坐在车上,望着窗外不断闪过的山体隧道,不禁感慨当年革命先辈们的艰难跋涉。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奔赴战场。抵达石棉县后天空突然放晴,但雨后的大渡河水汹涌澎湃,河边的红旗迎风招展,格外鲜艳。实践团成员们怀着肃穆的心情,站在河边渡口,凝望着强渡大渡河遗迹和雕塑,仿佛时光倒流,当年革命先辈们义无反顾渡河的景象历历在目。在强渡大渡河这场战役打破了国民党军队企图凭借天险大渡河消灭红军的计划。红军通过巧妙的战术部署和英勇的战斗,成功强渡大渡河,这场战役充分展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实践团成员们还采访了参观纪念馆的几位彝族老人。几位彝族老人身着传统服饰,精神矍铄。给实践团队成员们讲述着祖辈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仿佛把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尤其是彝海结盟成功为强渡大渡河赢得战略先机,让实践团对红军强渡大渡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团在此处顺利录制微党课《忆峥嵘岁月——强渡大渡河》,参观结束实践团成员们深刻地感受到,红军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与各组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的胜利。

当河风再一次吹拂面庞,实践团队员们深知眼前这胜景,是无数红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巧妙的作战技巧,英勇无比的红军战士们,组建成了不可战胜的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先烈以星星之火燎原,在不为人知的背后,向着目标拼搏。一位又一位的红军战士奋战坚守前线,如磐石般从未动摇。他们用烈火般的情怀,燃起中华民族的革命热情,以钢铁般的意志,构建着新中国。“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如今阳光如红星般照耀大地,吾辈终当发光发热,延续革命先辈的精神,作为师范生的实践团队员们更是要担当时代大任,成就时代新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趁风华正茂之际,青年们更应该以红色精神为不竭力量之源,树立远大人生追求与志向,筑造青春之梦。当前行的接力棒交到当代青年手中时,我们更应该毅然挺起坚实的臂膀,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用奉献绘就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这是一个脚踏实地、行稳致远的时代,正值青春的我们,不要彷徨,迎头赶上,与新时代的中国同呼吸、共命运,为完成“两个一百年”阶段性的历史使命而奋勇前行。(通讯员 邱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