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还是迷茫
“你为什么念大学?大学毕业后你又将何去何从?”每每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都会陷入迷茫:入学已两年有余,看到周围的同学天天忙来忙去,可我却连为何而忙不清楚,毕业之后浑身上下只有一张毕业证证明自己来读了四年,我的未来又是怎样呢?在大二下学期,这个想法最终在看到李新书记招募“行走中华·智汇广深”实践队员后爆发出来,“出去看看,看看大家都是怎么选择的。”于是,在这个想法的推动下,我踏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
初入广深
经历了两天的颠簸后,终于到达了广州。首站就是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来之前,我曾问田子彦“行程这么紧,真的有必要加这些红色景点吗”他笑着说“等你结束这八天行程可以再这么问一下自己”。中午,我们见了两位校友,他们都非常热情,熊潇伟学长更是像打开话匣子一样,讲述着他大学四年生活和他求职以及工作经历,分享了许多他入职后见识到的社会百态。“社会并不像学校一样,有着很多残酷与黑暗,但他也会嘉奖有见识有思想的勇者”看着两位学长,我脑海不禁蹦出了这句话。
晚上回到酒店,我们便马不停蹄的开展了公众号编辑等工作,李新老师陪我们一起忙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不到八点就要起床准备当天的行程。这样连轴转的日子每天都在上演,终于在又一天的工作后我瘫到床上“为什么要写公众号,为什么要总结,每天忙到这么晚连广州塔什么的都看不了了”我感到十分无奈又沮丧。“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品味这次实践的意义”但丁拍拍我的肩膀,安慰道“走,我带你去吃糖水,顺便看一看晚上的深圳。”说干就干,我们立刻出发去地铁站。十点半的地铁挤满了刚刚下班的人,看着一车厢的人,想着白天采访的企业,我感叹道“原来社会就是这样,唯有不断努力,才能在洪流中站稳脚跟,往上进步。”
人生因何而前进?
人生为何而前进?为了生存?一亩三分地便可满足生活需求,为何人们还要如此拼命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倾听着每个企业中HR和学长学姐的讲述。“刚毕业的前十年是非常宝贵的,你一定要用这十年去锻炼自己,不断试错。大学只是一个平台,你们应该把企业当做跳板,找寻自己的极限。”在陈浩学长眼中,人生为极限而前进。“我们企业的工作作风是‘严慎细实’,这和咱们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有着很多相同之处,所以我来了中广核之后感到非常亲切”在和肖书勇学长的聊天中我在思考“为什么他会在百忙之中接待我们这些未出茅庐的年轻人呢?”是情怀。我在他的话语中感受到了哈工大人的自豪感。校友们专程抽出时间指点我们、在企业中努力工作,为哈工大争光,这都是情结驱使。
我们为何要传承红色经典?
我一直很难把红色经典结合实际,但王艳伟学长教给了我新的方法。
他从毛泽东统一战线讲起,告诉我们革命时期毛泽东通过阶级分析找方向,分清敌我。学习生活亦是如此,所有的工作都要分清主次,选择大于努力。在他的讲述中,我明白了首站红色教育基地的意义,不仅让我们忆苦思甜,学习前辈大无畏的革命机会,更是一次和伟人时空对话的机会,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来。
我们将何去何从?
八天的广深行结束了,我又想起了令我困惑的问题“你为什么念大学?大学毕业后你又将何去何从?”我想,我有了一些答案了。我应当走出象牙塔,离开乌托邦,用真正的行动,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未来仍需探寻,来路不再迷茫,正青春,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