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微光“童”行支教队前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三江镇开展社会文明实践活动,在支教中为孩子们送去温暖的关怀与陪伴,在火热实践中成长与收获。
支教课堂巧呈现,传统文化润童心。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微光“童”行支教队巧妙地运用甲骨文版的《静夜思》,引领小朋友们穿越千年时光,唤醒小朋友们对汉字起源的好奇与向往,一窥古文字的深邃与魅力,在字里行间中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作为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脸谱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微光“童”行支教队将中华传统戏曲文化与美育教学相结合,为三江镇的孩子们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欣赏与创造相融合的美学课堂。
“艺心向党”戏下乡,建党精神正弘扬。为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微光“童”行支教队与学院音乐学专业学子于南昌县三江镇人民政府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音乐党课”文艺演出活动,不仅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艺术才华和精神风貌,也为三江镇居民带来了一场意义深刻的党性教育课。通过将党建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新模式,为推动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爱国赞歌齐声唱,红色基因代代传。为了点亮孩子们心中的音乐之光,微光“童”行支教队携手小朋友们,共同唱响了《歌唱祖国》的旋律。支教现场洋溢着温馨与活力,支教队员们一字一句,耐心传授,不仅教会了孩子们歌曲的每一个音符,还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让小朋友和家长们共同参与课程,巧妙地运用歌声作为情感的催化剂,用鼓掌的节拍与乐曲的节奏相联结,激发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唱出对祖国的赞美与向往,那歌声中蕴含着力量,满载着对伟大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
乡村文明共建设,移风易俗新风尚。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移风易俗和乡村文明建设,树立文明和谐新风尚,微光“童”行支教队在蔡乡走过了一条古代先贤遗风与现实传统孝道相结合的新风之路。微光“童”行支教队来到了三江蔡乡,在古色古香的御化学堂里与状元、进士们相遇;在蔡氏祠堂中,“中国好人”徐美花进行了一场以传承孝悌礼义文化、倡导民族新风为主题的宣讲活动,从宣传实践的过程中领略到文化新风给中国传统乡村输出的文化力量。微光“童”行支教队与当地志愿者一同宣传和推广移风易俗,采取现场讲演、宣传册发放等形式倡导乡村新风尚,在蔡乡的宣传栏上留下了团队为之付出的努力与汗水。
文明实践献三江,素质拓展伴成长。以乐促学,寓教于乐,微光“童”行支教队于三江镇岗访村开展了有趣的素拓游戏。孩子们在支教队队员的陪伴下,一起掷出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个纸飞机。小小的纸飞机,搭载着纸飞机的美好愿景,承载着留守儿童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一场简单却充满魔力的“123木头人”游戏,不仅成为了连接微光“童”行支教队支教队员与孩子们情感的纽带,也留下了许多温馨而难忘的记忆。
重视禁毒防溺水,安全教育不可轻。针对暑期溺水事故频发的现象,微光“童”行支教队走进三江镇便民服务中心,通过发放防溺水宣传手册、开展模拟演练等方式,向孩子们普及了防溺水安全知识;为提高群众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增强青少年禁毒意识,微光“童”行支教队围绕禁毒教育这一主题,协助工作人员普及禁毒知识,开展禁毒教育,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禁毒知识课。
走访入户深调研,关爱儿童助未来。微光“童”行支教队带着对乡村教育的深切关怀与对孩子们未来的美好憧憬,深入偏远乡村,开展了一场以“关爱儿童,助力成长”为主题的深入调研活动。此次行动旨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全面了解当地儿童的生活现状、学习环境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后续的支教服务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
在炎炎夏日里,微光“童”行支教队怀揣着炽热的梦想,以爱与责任为舟,以智慧与勇气为帆,在支教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浸润童心,与爱同行,江农学子用信念和行动,在实践中培养青年社会意识与担当,以青年行动学思践悟,为启蒙育才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