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7月10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新时代乡愁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李雅婧老师带领下前往龙尾张自然村、罗保社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领略乡土韵味,焕发乡村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着丰富的知识、创新的思维和无畏的勇气,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龙尾张村,位于芜湖市湾沚区湾沚镇,紧临青弋江,是一个依山伴水的自然村。是新农村旅游示范村,改造后的村庄保留了原汁原味,还专门建立了“小时候印象记忆馆”、“乡愁记忆馆”和“男耕女织展示馆”,里面陈列了许多旧时的时髦物件,复原了过去的农村场景。村里还有酒店、茶吧、栈桥、花海、南湖书院等,附近还有家庭农场和南湖公园,逛完这里还可以去湾沚区的邮政巷吃美食。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龙尾张 王宇婷供图
点亮乡村振兴,共筑美好未来
新时代的乡愁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新时代,乡愁不仅仅是对家乡的思念,更是对乡村文化、乡村历史的一种认同和传承。
乡愁可以激发人们对乡村的热爱和归属感,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留住乡愁,可以激发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促进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和保护。这种文化认同和自信心的提升,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次,乡愁还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通过挖掘和利用乡愁资源,吸引更多的人回到乡村,推动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等产业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最后,乡愁也有助于推动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乡村社会的治理和和谐稳定。而乡愁作为一种情感纽带,可加强乡村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相理解,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共处。
因此,新时代的乡愁与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留住乡愁,激发人们对乡村的热爱和归属感,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乡村经济的振兴,以及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青春献社区,实践筑未来
7月9日,实践团队前往罗保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该团队积极参与到社区环境整治活动中,亲身体验了从规划到执行的全过程。首先,团队成员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们进行了简单的社区环境现状调研,确定了垃圾堆积的热点区域、墙面破损情况以及绿化带维护的需求。此外还有宣传栏的更新与传播。还对居民生活满意度进行参访。更加深入了解社区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做社区服务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才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图为实践团队的社区工作 马欣萍供图
短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在这其中,让此团队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将会让其终生受用。青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还能为乡村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做出贡献。通过引导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让我们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价值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持续发展。
社会实践也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