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港湾,情感的纽带
在这个快节奏、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期望和焦虑被裹挟着,忽略了内心的声音,淡忘了情感的交流。为了培养同学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力,青壤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7月8日在湛江市遂溪县附城镇马安村的马安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志愿活动,并且特别策划了“温暖信箱”这一项活动,希望它可以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每位同学的心田,让情感得以流淌,让心灵得以栖息。“温暖信箱”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存在,它更像是人与人进行交流的桥梁,连接着每一个被听见,被理解的心灵。这些信件,或长或短,或温馨或轻快,但无一不饱含着同学们对、老师、朋友、家人及服务队成员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这一周课程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我们共同度过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构成了我们青春记忆中最宝贵的部分。
在“温暖信箱”活动中,我们收到同学们的许多温暖来信,心中涌动着无比的感动与欣慰。同学们用稚嫩而真诚的语言,表达了对成员们辛勤付出的感激,以及对成员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这些情感,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海洋,温暖着每一位成员的心。三下乡之旅,对于我们而言,不仅撒下了知识与希望的种子,更是收获了来自孩子们纯真感激与深深敬佩。这份认可,如同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与奉献的价值。它提醒我们,每一次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爱与希望,可以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长出最挺拔的大树。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在更多需要的地方播撒光与热。
图为收到的信 中国青年通讯网 温淑琼 摄
“温暖信箱”,在我看来更是一个心灵的港湾。在这里,无论是快乐又或是悲伤,同学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倾诉。在信箱里面,同学们用笔和纸书写下自己的感悟以及感触,在信里,老师是他们的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是老师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他们的前进之路;在信里,朋友是他们成长路上的伙伴和同行者,无论是课间的嬉笑打闹还是放学路上的结伴同行,都是他们最温暖的宝贵回忆;在信里,家人是他们成长路上的支持者,无论亲人是否在自己身边陪伴,都倾诉了对他们的思念和感激。这些感受,不仅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触,也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与期待。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珍惜每一份每一秒,体验生活中的美好。
在文字中见证成长
在短短的一周里,“温暖信箱”中的信件越来越多,它们记录了同学们的情感历程,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蜕变。从最初的羞涩与拘谨,到后来的坦然与自信,从最初的简单描述,到后来的详尽说明……这些变化,都清晰地反映在我们收到的每一封信里面。我们在信里可以看到,同学们在这一周时间里不断地学习、思考,通过写信的方式,排解内心的困惑与烦恼。在“温暖信箱”中,他们得以成长,我们也有所收获,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倾听的重要性。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略倾听他人的声音。而在这一次三下乡活动中,通过这一项项目,让我们体会到了书信的魅力以及沟通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会了耐心倾听同学们的需求,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也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的行为与服务方式和态度,力求更加贴近实际,满足他们的需要。
让温暖在未来传递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温暖信箱能够继续发挥它的作用,成为同学们情感交流与心灵成长的重要平台。因为在“温暖信箱”里的每一封信,都是孩子们心灵的印记,是他们成长的见证。这些信件,让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纯真无邪的笑容背后,那一颗颗敏感而温暖的心。同时这些也都是同学们对我们最真挚情感的流露,他们用最纯粹的语言,诉说着他们的心事和心声,这份信任与肯定,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我们的心房,也坚定了我们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决心。它让我们意识到,即便是在偏远的乡村,爱与关怀也能跨越距离,温暖人心。希望在未来,我们也可以守护这份纯真与美好,为同学们们的成长之路铺设更多的阳光与希望。
“温暖信箱”让我们明白要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情谊。它提醒我们,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缘分,每一次帮助都是责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传承岐黄薪火,弘扬国医精髓,用实际行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与希望。
(通讯员:张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