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推普入乡传雅韵,乡村振兴耀苗疆"

发布时间:2024-09-0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增强全民语言规范意识和普通话的参与意识,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文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推普弘文助苗乡,乡村振兴普华章”实践团作为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确定的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于2024年7月10日赴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如火如荼的开展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渝东南,是重庆市唯一以苗族为主,全国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此开展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工作,对于提升当地的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及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普弘文、情系苗乡 
实践初期,为对彭水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和推广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实践团落实以推普为基,助力乡村振兴为纲的出发点,前往彭水县汉葭街道石嘴社区开展推普工作实践。
为深入调研民情俚语语,一方面,实践团成员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另一方面,利用语言文字特长开展“绕口令”、“汉字拼图”、“历代诗人咏彭水”诗词共读等活动,触摸千年文脉,诵读彭水历史,感受文化传承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郁山苕粉致富路、舌尖非遗助振兴 
为体验舌尖上的“非遗”,探索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之路,7月11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彭水县郁山镇龙须晶丝有限公司。
郁山苕粉制作技艺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葛先萍所创建的彭水县郁山镇龙须晶丝苕粉有限公司在当地最为具有代表性。在葛先萍女士的介绍中,实践团了解到了晶丝苕粉的产品特点,制作加工以及红薯种植技术共享等内容,实践团成员与应邀亲自体验了晶丝苕粉的加工和制作。在她的介绍中,深切的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也见证了通过创新焕发新深厚的传统产业,必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美丽乡村展新颜,共绘振兴新画卷
7月12日,实践团成员来到汉葭街道大树村鲁渝协作蔬菜产业示范园、大树山庄、鹰嘴蜜桃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厂等开展实地调研和采访拍摄,以发挥专业特长,通过视频和宣传方式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产业示范线建设。

据调查,在鲁渝协作的蔬菜产业示范园产业由政府牵头并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重庆市农科院,彭水县农委等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专家指导,作为彭水县2024年乡村振兴产业的新项目正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大树避暑山庄”作为当地助力乡村振兴农副产品帮扶消费点,正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旅游度假+生态休闲+康养生活”一体化模式发展。除此之外,各地区农副产品加工厂、万亩蔬菜基地产业路拓宽等项目也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遍地开花,为大树村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实践团与当地驻村书记赵国强等人的会议座谈中,以大树村开展农文旅精品旅游带建设实现强村富民,结合实践团自身专业优势宣传推广的实践模式达成共识,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鞍子苗寨推普行,语润苗乡话同音
 紧接着,实践团成员一行14人顺利到达鞍子苗寨。并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庹老师的陪同下,共同感受苗乡民俗风情。其中,在庹老师真情演唱的《娇阿依》中,充分展现了苗家人的淳朴、勇敢、积极向上的民族性格,充分地将鞍子苗歌原生态性的独特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实践团成员在庹老师热情的邀请下,分别采用苗语和普通话对《娇阿依》进行了学习和传唱,从中感受到了苗歌边唱边讲述的这种直抒胸臆的艺术形式;誉有“中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鞍子苗寨石磨岩。石林错落,石磨盘如仙人打磨般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当地村民的热心指导下,实践团成员随曲舞动,体验苗族舞蹈——《踩山花》。充分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在独特的文化中领略鞍子苗歌浓厚的民族风味,同时也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蕴藏着能够为乡村振兴添赋新能的巨大潜力。
典耀中华系列活动(一)|诵读古今,同音同文 
7月14日,实践团成员再次来到汉葭街道石嘴社区文化广场开展“典耀中华”主题读书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活动精心设计了三个互动环节,通过寓教于乐的“听”“说”“读”“写”的辅助教学方式来实施。在“汉字拼接”环节,锻炼参与者的词汇积累和快速反应能力;“诗篇朗诵”环节,实践团成员以《三字经》、《少年中国说》片段为例,对参与者进行朗诵技巧和情感节奏相关培训,一篇篇经典在朗诵中焕发生机与活力。最终以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推动参与者学习普通话为归旨,充分感受中华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实践团成员以向周边居民发放普通话宣传手册的方式,提高大众的语言规范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增强文化认同。
 典耀中华系列活动(二)|共忆峥嵘岁月,同读盛世中华 
7月15日,实践团与重庆市彭水县汉葭街道石嘴社区联合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座谈会。社区党政领导、退役军人代表以及实践团所有成员,共计40余人参加,大家相聚一堂,重温爱国主义精神,共话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
会议中,社区书记赵小勇和队长李俊杨分别发表讲话,号召广大青年时刻保持爱国主义情怀,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区退役军人代表何明海,实践团退役军人高宇航分别讲述着在役期间的烽火岁月,真挚地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守护,以及对国家强盛的深切期盼;交流分享环节,成员们们踊跃提问,赵小勇书记就“社区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解答。
最后,实践团以深情诵读爱国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结束本次会议,成员们用真挚的情感和激昂的语调中,见证着祖国的历史与辉煌。
 典耀中华系列活动(三)|重温历史记忆,共读红色经典 
7月16日,实践团来到重庆市彭水县摩围山开展推普社会实践,共同参观摩围山革命历史陈列馆和飞云口,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摩围山革命历史陈列馆内,一件件珍贵的革命物件、一幅幅发黄的历史照片是彭水地区的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展现出革命先烈们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通过实地参观和聆听讲解,成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豪迈气概和“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的无私无畏革命精神。抵达飞云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新时代的盛世中华尽显眼前。实践团成员在此进行诗词互动。共同诵读红色经典诗篇,歌颂祖国盛世之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春赋予了青年一代更多的光和色彩。“推普弘文助苗乡,乡村振兴普华章”实践团将继续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继续深入乡村,以充分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有效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有效路径,让“推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之声远扬,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中继续书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新篇章!  
供稿:“推普弘文助苗乡,乡村振兴谱华章”实践团
 
作者:“推普弘文助苗乡,乡村振兴谱华章”实践团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上党从来天下脊社会实践总结
  • 在中国,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对于塑
  • 09-05
  •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收获满满共绘赣南振兴新成就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