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界碑戍疆,边陲守望:边疆戎耀戍边兵团行

发布时间:2024-08-3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弘扬戍边精神,锻造卫国戍边钢铁长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边疆戎耀实践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足迹,于7月18日至8月21日以新疆八师石河子市、九师白杨市为主要阵地开展“戍边兵团行”实践活动。2022年7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先后考察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八师石河子市一四三团,了解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以及兵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兵地融合发展等情况。
深入实地,重走兵团路
长期的屯垦戍边实践孕育着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实践队花费三天时间,依次前往第九师白杨市161团的小白杨哨所、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第八师白杨市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143团九连等七个兵团周边的红色基地,通过重走兵团路,深入了解兵团精神及相关红色故事,坚持面向大众持续产出,向大家展现有意义有文化有内涵的红色基因。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新疆军垦博物馆游客。朱博飞 摄
实践队员随机采访到了一名前来参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的游客,谈及游览感受,她说道:“看到石河子先前戈壁滩与现在的美丽城市之间的鲜明对比,内心真的是感慨万分,非常感谢王震将军等先辈们做出的这些努力,才能让我们过上现在这么好的生活。”
访谈实录,回忆兵团史
忠魂守望北疆,精神激荡后人。此次访谈中,实践队采取三合一的采访模式,即对每位受访者进行视频录像、照片采集及访谈稿整理三种方式。参与实践活动的受访者共10余位,其中不乏守边60年的“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成员孙龙珍民兵班战士、抗美援朝老兵后代、专武干部、退役军人及退役大学生等。通过与他们深入对话、观摩旧时物件、重游故地谈感受等活动,实践队员对于边防生活、军旅内容、戍边故事、爱国情怀等多个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图为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怡然 摄
“只有守在这里,心里才踏实。”魏德友老人在与实践队员交流中提到,他和妻子刘景好一直坚守在新疆毗邻边境线的无人区,把家安在边境线上,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与魏德友同行的老人是一名曾在南京军区服役的退役军人,他向实践队员描述了当时边疆的恶劣环境及军人坚持戍守边疆的决心,此外他还提到了当兵的好处,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正是在军队接受的教育在之后的生活中帮助了他很多。实践队员在此次交谈中收获颇丰,立志以实际行动弘扬兵团精神,让更多人看见戍边的荣耀。
切身体悟,铭记兵团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过程中,成员积极联系多方有关人员,深入挖掘其戍边经历与精神内涵,实地探索并记录相关红色教育基地具体内容。“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房,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一阵号声天未晓,寻火种,去烧荒。”这正是当年戍边生活的真实写照,实践队员在此共同上了一堂关于边防的思政大课,找寻到边防军人无怨无悔、坚守奉献的戍边精神密码。实践队员李嘉伟感慨,“只有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防,为祖国筑起更为牢固的安全屏障,才能更好维护国家主权、社会稳定、人民安宁。”
图为边疆戎耀实践队合影。曹振兴 摄
在未来,实践队将始终坚持以点带面,走入周边学校及社区开展宣讲活动,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凝聚为全社会、全民族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作者:朱博飞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北京交通大学师生走进银川市开展实践活动
  • 筑梦乡村之旅,开启支教篇章
  • 三下乡—关爱女孩呵护成长
  •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聚焦在农村地区的女孩成长问题上。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许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纷纷开展了“三下乡”活
  • 08-31
  • 中国红,引领生态绿
  • 中国红,引领生态绿
  • 2024 年7月1日,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中国红引领生态绿”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刘集村展开了为期 3 天调研。通过实地走
  • 08-3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