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传承南陵目连,感悟非遗魅力

发布时间:2024-08-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传承南陵目连,感悟非遗魅力
——安徽大学文学院南波万队暑期实践圆满完成
 
     (通讯员:袁梦婷)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芜湖非遗保护成果,南波万团队分别于7月12日和28日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深入南陵目连戏展示馆和南陵县文化馆,切身感受目连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参观南陵目连戏展示馆
       7月12日9时,团队成员抵达南陵目连戏展示馆。在展示馆负责人张红艳团长的带领下,团队深入了解了目连戏悠久的发展历程。目连戏是以宗教故事“目莲救母”为题材,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戏祖”。目连戏将佛教与儒家所主张的孝道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戏曲中以佛经故的理论事为题材、影响广泛的一出戏,也是佛教与中国戏曲结合的代表作之一。
 
     “南陵目连戏”是学术界公认的海内外“目连戏”主要流派之一,以其剧本宏大远古、声腔兼蓄并收、舞台形式多样,被誉为“正宗目连”。明代神学家王阳明王阳明曾评曰:“词华不似西厢艳,更比西厢孝义全”,由此可见演出时代久远。据本县民间老艺人忆述师辈,明清时期,名伶辈出,班社应邀走遍江西、徽太及江淮之间。清代同治时的《江南通志》就有“目连戏伶人多为南陵人”的记载。
 
        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了目连戏的服饰、脸谱、唱腔及其发展现状,深刻感受到了目连戏的独特魅力。张团长特别提到,南陵目连戏没有弦乐伴奏,而是依赖鼓声和后台的帮腔,体现出“一人唱众人帮”的特色。
 
       结束参观后,团队成员对张团长进行了采访,探讨了目连戏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张团长强调,现代南陵目连戏的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展现了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
 
深入南陵县文化馆
        同日15时,团队成员在南陵县文化馆非遗部主任黄文宣的带领下,进一步了解目连戏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团队陆续参观了录音棚、道具室和排练厅,亲身感受了目连戏的创作与表演过程。黄主任指出,南陵目连戏在剧本结构、叙事方式和方言运用上都有独特创新,体现了高水平的叙事文学成就。
 
        黄主任在采访中表示,未来南陵目连戏将继续与时俱进,积极促进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推动非遗资源的创意开发,提升其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线下观看目连戏表演
        7月28日,南波万团队线下观看了南陵目连戏的精彩表演。此次演出共分为七折,包括《毛雪》、《骂鸡》等经典剧目。在《描容》一折中,运用“加滚白”的手法,生动展现了角色内心情感,传递了真善美和孝道文化的深刻内涵。
 
 
        南陵目连戏以其宏大的剧本、丰富的声腔和多样的舞台形式而闻名。近年来,南陵县通过制定“五个一”目标,系统推进目连戏的保护与传承,努力将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7月28日南波万队暑期实践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团队成员不仅对南陵目连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体会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在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南陵目连戏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社会文化多样性和历史连续性作出贡献。
 
作者:袁梦婷 来源:安徽大学文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乡村振兴促进团|塞罕坝精神指导下鄂尔多斯荒漠化治理途径的探索
  • 南通理工学院青鲤三下乡团队“垃圾分类共筑洁梦”成果展示
  • 泉海学子志愿行: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